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全國政協“創新供給激活需求,建立促進消費的長效機制”調研專題報道
“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原標題:全國政協“創新供給激活需求,建立促進消費的長效機制”調研專題報道
“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中國海關總署13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3.15萬億元,增長4.9%,而我們義烏一個縣級市初步估算實現的出口增加值為440億元,同比增長83.7%,占全國外貿比重1.4%。”在15日召開的專題座談會上,浙江省金華市副市長、義烏市市長盛秋平興奮地向調研組報告了這一好消息。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今天,在傳統商業被電子商務沖擊得體無完膚的當下,以傳統商貿起家、擁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實體經營場所的義烏市為何能夠逆勢上揚,似乎越活越滋潤了呢?3個小時的座談會下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調研組組長彭小楓感嘆,“大家的發言很踴躍,時間成了最稀缺的資源。”
▲▲▲市場的魅力
“現在非常流行的自拍神器,發明在深圳,但是沒有打開市場,自從北上到義烏來經銷,一下鋪到全世界。如今巴西每天發售2萬個,這就是市場的魅力。”盛秋平用一個例子講述了義烏在市場經濟中扮演的角色。
沒有來過義烏的人很難理解什么是小商品的海洋,什么是購物者的天堂。歷經30多年的打造,義烏現有市場經營面積550余萬平方米,經營商位7.5萬個,26個大類、180多萬種商品。據悉,全國日用消費品類混批企業50%的商品采購來自義烏市場,零售網商70%的商品來自義烏市場,批發網商80%以上商品來自義烏市場。
而義烏的成功不僅源于過去,還源于它搭上互聯網的快車。盛秋平坦陳,當年阿里巴巴要與義烏合作,我們認為它可能成為掘墓人,將其拒之門外。一旦醒悟,義烏人便義無反顧用實際行動擁抱互聯網,去年全市開展了30萬網商大培訓,推進線上線下大融合。目前,義烏區域網商在各大電子商務平臺的賬戶總數超過24萬,內貿網商密度全國第一、外貿網商密度全國第二。彭小楓點評,“還是要解放思想,網絡店與實體店的博弈肯定存在,但不能變成對立關系,可以共融共生、取長補短。”
▲▲▲網商成為最大推動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讓李克強總理如此堅定信心的原因離不開他去年11月對“淘寶第一村”義烏市青巖劉村的考察。15日下午,調研組臨時決定到青巖劉村進行實地探訪,親身感受一下網商如何成為創新供給、助推消費的強大動力。
青巖劉村并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整潔的街面和有序的規劃似乎與其他江南城鎮無異,除了街口碩大的二維碼標志寓示著它與網絡世界的聯系。真正的忙碌都在每一間小屋,不斷與客戶的網上交流,門口堆放的是待發的包裹,拍完就走的服裝模特,就是這個只有800多戶人家的村子,有著2000多戶電商,15000多名創業者,2014年產值超過40億元,每天都在上演財富的神話。
盛秋平告訴調研組,前幾天結束的中國國際電子博覽會,會場只能容納1000人,結果來了5000人,大家都來分享創業創新的經驗,“這就是市場的力量,草根的力量,這些最前沿、最一線的各種創意,極大地拓展了消費領域和空間,為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奠定了重要基礎。”
▲▲▲知識產權保護是創新關鍵
盛秋平講述的另一個例子也讓調研組印象深刻,義烏有個經營者研發的自行車智能手機架榮獲了有設計奧斯卡之稱的德國紅點大獎,踩踏自行車的時候能將動能轉換為電能,既可以聽音樂,還可以看視頻,令消費者愛不釋手。其研發的一系列自行車用品讓城市里的有車一族重新愛上了自行車,將原先只有幾百元消費級別的自行車消費,推向了全套裝備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級別的消費。“一個產品帶動了新的消費鏈,只有大力推進創新才能激活消費。”盛秋平表示。
不過,讓盛秋平最為苦惱的是,義烏市場產品創新能力很強,不少其他地區的企業紛紛到義烏購買最新產品,然后大量仿制,侵犯知識產權的情況未能有效查處,企業創新產品的積極性受到不小影響。“目前,全國有178個義烏小商品城,其實均未經義烏授權,甚至有次省消防隊的同志打電話問我,網上說義烏小商品城著火了,一查才知道是在別處,這些情況大大損害了義烏市場平臺形象。”
對此,彭小楓提醒,義烏也曾經走過假冒、仿冒、貼牌、創牌的發展過程,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各界會逐步認識到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彭小楓還認為,我國的消費正在從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轉變,消費結構的升級同時會促進經濟結構的升級,要著眼消費的轉型發展去進行供給創新,即改變供給的力度、方式、質量、安全和結構,“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我們要為需求的滿足提供各種不同的選擇,最終實現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目的。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創新供給 ”調研 市場 中國國際電子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