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履行職能履行職能
推動政協專題協商創新發展
三、 協商更充分專題協商有利于決策方案臻于完善,有利于匯聚各方力量為決策的貫徹落實營造順暢的社會氛圍。黨委、政府應進一步重視政協專題協商,政協全體會議期間的專題協商,黨政領導及部門負責人應出席有關會議。協商應充分發揚民主,盡可能多地安排各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委員發言,充分尊重其參與權、話語權,真正做到平等對話。參與協商對象盡可能多元,除政協委員、常委,以及專題涉及的黨委或政府部門負責人外,還可由政協邀請政協委員以外的對專題關心的公眾旁聽。要重視協商成果的辦理及反饋,對政協專題協商的意見和建議,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閱批,落實辦理部門,采納處理情況和結果應向政協常委會議或主席會議通報。
四、 形式更創新實踐證明,要使政協專題協商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就必須不斷探索專題協商新的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專題協商的生機和活力,不斷提升專題協商的實效。如,建立健全專家咨詢制度,認真吸納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不斷增強對策建議的前瞻性、科學性。加大專題協商的公開化力度,專題協商應朝著“開放、公開、透明”方向發展,對不涉及國家秘密和戰略安全的協商專題,從啟動時就應當實行適度開放的原則。積極探索網絡專題協商,政協可主動聯系一批高端網民,通過網上網下互動,進一步提高建言獻策的針對性、可行性。健全民主監督渠道,市政協可先將協商選題、調研,協商過程、結果和落實等情況在政協范圍內公布,增加知情環節、溝通環節、反饋環節的透明度;擴大專題協商的宣傳,跟蹤報道協商意見建議的辦理落實情況,加強新聞媒體和公眾的監督。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政協)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協商 專題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