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中國油畫雙年展突出油畫的本土特征

2014年08月19日 08:47 | 作者:付裕 邢賀揚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14年816日,“在場•第二屆中國油畫雙年展(2014)”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圍繞學術主題“在場”,突出了中國油畫創作的本土特性,強調與中國社會文化時代特點與油畫探索的關聯。

 

  從“在當代”到“在場”

 

  第二屆中國油畫雙年展的主題定為“在場”,是對2012年第一屆中國油畫雙年展的主題“在當代”的回訪與推進。有別于第一屆的“在當代”,“在場”意味著是“面向事物本身”,感受力及其經驗的直接性、無遮蔽性和敞開性。

 

  而整個展覽建立在對百年中國社會思想和文化政治所造就的中國美術史進行辨析的基礎上,以幾代中國油畫家的人生境遇與文化選擇為經緯,對中國油畫曲折的歷史和藝術的方向進行反思,把目光重返于在歷史中作出貢獻的藝術家和被遮敝的藝術家、在記憶中留有印記和被遺忘的藝術家、在社會上已有定評和被邊緣的藝術家,以不同的藝術家的生命足跡與藝術命運,構成對中國油畫歷史的思考和當代現狀的呈現。通過藝術家們感受世界、感受身體的方式決定著繪畫“在場”的方式。

 

  三種藝術“在場”

 

  “在場”這一主題,突出了中國油畫創作的本土特性,強調了中國社會文化時代特點與油畫探索的關聯,三種“在場”,即“在歷史之場”、“在生活之場”和“在突圍之場”的分類并未絕然劃分,卻深刻地指向中國當代藝者的“身”之歷史性、“體”之個性經驗和思痕斑駁的思考與突圍,進而深刻地揭示繪畫的思想與人文的內涵。這種飽含著藝術家們人生況味和存在經驗,帶著強烈的歷史印記和生活印記的“身體”,將個人生命嵌入某個歷史性的現場中,或揭示個人與生活的現實內涵。

 

  據了解,這次由中國油畫學會和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的 “在場”展覽旨在引導觀眾走進百年中國藝術歷史的“真相”,通過一種可觸摸的歷史在場感,將藝術恢復其具有的生命體溫。除了畫框中的藝術存在,那些散落于畫室角落的草稿,檔案及其研究文獻,成為“在場”展覽復原“面向藝術本身”的起點。

 

  此次參展藝術家既有在新中國美術史上創作出名作經典的董希文、羅工柳、詹建俊、鐘涵等人,也有很長時間被“遮蔽”的黃覺寺、吳大羽、王流秋等人,其中黃覺寺的作品就是第一次在中國美術館與公眾見面。此外,還有大批中青年油畫家的新作,而七十年代末“無名畫會”的成員馬克魯、85美術新潮的代表畫家毛旭輝、韋爾申、劉小東等,在德國生活和工作的趙博等的亮相,則使展覽擁有不以“名份”出場的學術氣息。

 

  【展訊】

  展覽名稱:在場•第二屆中國油畫雙年展(2014)

  展覽時間:2014-08-16  至 2014-08-26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編輯:付裕 邢賀揚

關鍵詞:中國油畫雙年展 在場 中國美術館 中國油畫學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永久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网 | 色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