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農村融資租賃萬億市場拓展受困
壞賬高企處置艱難 機制不暢隱憂叢生
基于政策紅利釋放,金融部門和涉農機構正加速在農村地區布局融資租賃業務。《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從事農村融資租賃業務的企業數量呈加速上升態勢,市場規模預計將達萬億級別。
作為整個金融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政府曾多次發文力挺金融服務“三農”,在提升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過程中,積極探索金融租賃服務又是極其關鍵的一個環節。然而,記者日前走訪多家企業發現,由于機制不暢、監管缺位等原因,租賃公司普遍面臨壞賬高企,多重風險激增。
規模 農村融資租賃萬億市場啟幕
“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融資租賃企業數量已經達到1300個,基本上每天有1.5家公司成立,其中既有民間資本,也有國有資本和外資資本,每一家的生存方式都不一樣。”北京農投租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治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這些企業中,涉足農村租賃服務的數量正呈加速上升的趨勢。
融資租賃,又稱金融租賃或財務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供貨人和租賃標的物的選擇,由出租人向供貨人購買租賃標的物,然后租給承租人使用。融資租賃如同“貸款買房”,能夠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
何治君說,與經營性租賃不同,農業金融租賃是通過融物的形式來達到融資的目的。農戶可以通過租賃公司租用農業設備,以此擴大產能,增加產值。農戶租用設備后,在租賃期限內產權歸租賃公司所有,而在還清本金后,農戶可獲得農機具的產權。
在一些專家看來,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對農業長期缺乏關注,導致農業發展受限,但這并不能掩蓋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單以農業機械為例,目前國內農機化率在59%左右,到2015年將超過60%,雖然農機補貼已經連續實行將近10年,補貼的力度也在逐漸加大,但大批農民仍然無力負擔購置大型農機所需的支出,租賃成為其不二選擇。
對此,中央近期多次發文推動農村融資租賃發展。日前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提出,支持組建主要服務“三農”的金融租賃公司,鼓勵開展農業機械等方面的金融租賃服務。
對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布局農村融資租賃業務,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租賃公司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雖然金融租賃公司不屬于農機購置補貼對象,但很多企業還是沖著國家優厚的政策紅利入場的,這塊業務的市場潛力也確實吸引人。”
多位租賃公司負責人表示,直到2007年國務院才首次批準商業銀行成立金融租賃公司試點,從總體上看,我國農機租賃尚處于發展初期,業務量不過十幾億元。事實上,農機租賃市場是一片藍海,目前除了一些廠商系的融資租賃公司涉足,其他第三方融資租賃公司涉足較少,預計還有大量市場需求沒有被滿足。
據上述人士測算,僅依據農業機械行業的租賃滲透率分析計算,國內市場容量就可超過3000億元,而融資租賃在農村的服務范圍遠不止農機而已,未來將拓展至食品加工、農村醫療、養老等眾多領域,其市場容量至少在萬億元以上。
編輯:羅韋
關鍵詞:租賃 融資 農村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