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做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加減法”

——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傳遞的新信息

2014年09月12日 11:09 | 作者:趙曉輝 張辛欣 華曄迪 | 來源: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經濟和環境發生矛盾時,一定要把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放在最前面,這是十分明確和必須堅持的。不正視這個問題,一定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

  ■關鍵是要淘汰落后產業,發展新興的節能環保產業,爭取讓新興的節能環保產業能夠跑過淘汰落后產業的速度。

  ■新興產業未來的發展需要有效的市場加有為的政府。節能環保技術在早期發展階段,尤其是在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往往需要政府的引導。不過,政府的主要職責在培育產業發展環境,剩下的要更多調動市場的力量。

  長期積累的環境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新的環境問題又在不斷產生。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如何做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這道“加減法”,如何從環保入手催生一石多鳥的市場,讓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得益彰,引發海內外關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在與出席2014夏季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對話交流中,傳遞出中國向污染宣戰的堅定決心與結構調整的新思路。

  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正視治污的巨大難度

  李克強說,對中國來說,最突出的問題是水、大氣和土壤污染,它直接關系到人們生活,關系到人們健康,也關系到食品安全,中國政府必須負起責任,向這幾個重要領域的污染宣戰,用決戰決勝的信心、措施來治理污染。

  “這體現出我國政府在保護環境方面的信念和決心,也彰顯出中國治污的現實難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中國面臨的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問題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的工業化進程,速度的背后無法回避環境污染的客觀現實。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兼顧承載著13億人口的環境問題,需要在探索中尋找答案。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說,經濟和環境發生矛盾時,一定要把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放在最前面,這是十分明確和必須堅持的,“不正視這個問題,一定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

  現實需要正視,難度也著實不小。在9日的交流會上,李克強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描述當前中國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這并不是一天能解決的問題”。

  依據最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價,74個新標準監測實施第一階段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僅為4.1%,其他256個城市執行空氣質量舊標準,達標比例也不足七成。

  土壤問題同樣嚴峻,環保部、國土資源部歷時8年完成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的點位超標率為16.1%,中度污染占1.5%,重度污染占1.1%。

  治污工作正在艱難展開。工信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技術改造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同比增長18%,高技術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2.4%。盡管如此,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還高出10%到20%。

  “難度不僅體現在對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治理的平衡點拿捏上,也體現在傳統企業處理經營業績與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關系上。”張立群說,困難也形成倒逼機制,逼迫一些行業向著節能環保模式轉變,“這個過程很痛苦,但只有付出這種必要的痛苦,才能真正脫胎換骨。”

編輯:羅韋

01 02

關鍵詞:產業 環保 落后 經濟發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永久免费视频片在线观看 | 综合久久性色AⅤ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 亚洲精选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