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文藝界新老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
總書記講話如同燈塔照亮當前中國文藝前行方向委員們表示,要在總書記講話的鼓舞和引導下,拿出好作品請人民檢驗
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 尚長榮:中國戲曲要有中國精神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感振奮與鼓舞。習總書記的講話進一步指明了文藝發展的方向,進一步明確了文藝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路線,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藝事業的高度關注,體現了新一代領導人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和魄力。
總書記在講話中特別談到“樹立中國精神”,對于我們來說,這點非常重要。戲曲對待傳統,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精排、精演、出新意的傳統戲要有中國精神,新創歷史劇目也要有中國精神,現代劇目更要有中國精神。我們都知道,中國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戲曲始終在謳歌真善美、鞭笞假惡丑,忠孝仁義等民族精神更是我們表現的主題;戲曲本身又是在創新吸收中不斷發展變化,所以說,中國精神就是戲曲工作的核心精神。樹立中國精神的責任與擔當,我們責無旁貸。
曾經有一段時間,戲曲非常邊緣化,地方劇種在縮減,演出院團在衰落,鐘愛、從事戲曲事業的人們,心情也非常沉重。幸而,我們有一支可愛的隊伍。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戲曲人始終不忘本職,堅持奮戰在戲曲演出的第一線,堅持貼近基層、貼近百姓,大小劇場能演,田間地頭也能演,哪里有觀眾,哪里需要我們,哪里就有戲曲人的身影。從事戲劇工作可能掙不了錢,但是他們感受清貧,實現了價值取向和藝術追求的統一。現在,總書記的五點講話進一步地鼓舞、激勵了我們,給予了戲劇工作者更多的啟迪和力量,我們的腰桿更硬了,底氣更足了,守護、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工作不但要做下去,還要做得更好。
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在樹立文藝自信與文藝擔當的同時,戲曲工作者也要把握作品創作的方向。“俗”并不是絕對的不好,低俗、庸俗、媚俗必須抵制,但通俗和雅俗共賞應該提倡。無論時代如何發展,中國人本質上對于真善美的肯定、對于和諧、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會改變,戲曲應當在保持每個劇種的不同風格、個性及美學內涵的前提下,“死學活用”,融入時代,適應觀眾新的文化,適應當代人的審美需求。
總書記的講話令我們感到溫暖和鼓舞。作為戲曲工作者,要用大干、實干去回報黨和國家對我們的支持,用真情、真心去回報人民對我們的厚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魅力,為“中國夢”的理想實現盡一份戲曲人的義務與擔當。
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張抗抗:筋骨·道德·溫度
“全國文藝工作者座談會”是習近平總書記與文藝工作者一次生動、輕松的對話會,我們聽到了總書記寄望殷殷、心意濃濃的懇切講話。席間氣氛活躍,與會者興意盎然。習總書記將宏偉縱觀的“大原則”化為深入淺出的“小道理”。廣博的文學知識與文化識見,融入真實的往事及實踐經驗之中。總書記對文藝發展的理性呼喚、對文藝現狀切中時弊的批評,尖銳中肯并溫和有度。
總書記說“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使我們文學工作者為之一怔、一震、一振。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那正是我們寫作者的夢想和目標。筋骨——是思想是精神,是不唯功利不唯金錢的骨氣;人有筋骨,作品才會有筋骨。有筋骨的作品才是道德的,那是寫作者的最基本最起碼的職業道德。有道德的寫作者,作品里充滿了人文關懷和對人生的終極關懷。我們在作品中創造的環境,具有適合人類生存的適宜溫度;我們所表現的“人”,心是熱的、美是真的。若是心里有對人民的愛,定然要把作品磨礪成精品,才敢奉于讀者。一部優秀的作品,有時甚至須窮其畢生之精力,才能于己、于人、于時代,皆無愧怍。
編輯:付鵬
關鍵詞:文藝界委員 政協委員 習近平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