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PMI逆預期回落預示增長動能仍弱

隨政策效力消退,明年經濟或面臨更嚴峻考驗

2014年11月03日 09:02 | 作者:方燁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應對 “新常態”下保“7”更主動

  基于上述認識,近期多家機構建議將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從今年的7.5%下調至7%。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認為,2015年即使是要實現7%的GDP增速,也需要努力才可實現。“今年設定7.5%的目標,完成難度大,明年再設這個目標,也難完成。”

  “如果明年目標定在7%,實際增長7.2%左右,就為調控留出了余地,不必像這兩年一樣,政府一開完‘兩會’就出手穩增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被動局面已經不是僅靠短期微刺激就能擺脫的,應把應急式的項目應對改革為構建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新棋局?,F在應借“十三五”規劃的編制,進行中國經濟發展新的頂層設計,其中重要抓手應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下,把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與區域發展結合起來。世界銀行報告也建議,在不確定的全球經濟環境下,中國須保持較大的政策緩沖空間,以備在出現意外的國內或外部經濟沖擊時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表示,中國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7.3%,呈進一步回落態勢,表明中國經濟趨緩之勢已成,中國經濟運行的確進入了中速增長的“新常態”,需提升對經濟增速下行的容忍度。由于傳統高增長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途徑是:政府的強力干預和主導角色、國有企業的壟斷和不平等競爭、金融抑制和價格雙軌制、以及出口導向的低成本加工制造。因此,轉入“新常態”就要轉變宏觀調控方式,告別政府主導和強力干預,更多地依靠市場力量,更多地依靠改革措施;就要打破國有企業壟斷,全面向所有資本開放,真正實現平等競爭;就要消除金融抑制,推進金融自由化,放開要素市場和要素價格;就要改革教育科研體制、知識產權保護和社會管理體制,切實鼓勵創新。

  財政部財科所前所長賈康認為,“新常態”下宏觀政策的新思路應該是把“需求管理”與“供給管理”有效結合起來、更多注重“在供給端發力”的成功經驗,進一步跟蹤國民經濟運行動態并前瞻性地考慮政策儲備與項目儲備,在全面改革深化推進過程中,使我國宏觀調控更好地體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取向和促改革、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功能與效應。

 

 

編輯:羅韋

01 02

關鍵詞:經濟 PMI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a | 一本久久精品国产综合 | 亚洲中文免费AV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