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南北車合并 國企重組再起
國企巨頭合并大幕拉開
在高鐵雙巨頭之后,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合并的傳言也越來越熱鬧。此外,核電行業也有望開啟合并大幕。
在高鐵雙巨頭“合二為一”指日可待之時,與其緊密相關的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合并的傳言也越來越熱鬧。
王夢恕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與南車、北車情況相似,中鐵和中鐵建都應該合并,避免不必要的內耗,有利于中國高鐵更好的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不知是否受上述消息影響,10月28日到30日,兩車合并的消息確認后,A股市場上,中國中鐵連漲三天,其中兩天漲停,另一天超7%,中國鐵建亦連漲三天,其中一天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國際競爭,亟需“走出去”的不僅是高鐵,還有核電等行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多次在出訪中推介中國的高鐵、核電。去年12月,李克強在與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中英總理年度會晤時指出,中國在核電、高鐵領域擁有安全的技術和較高的性價比,兩國加強合作前景廣闊,并可共同開發第三市場。
為強化國際競爭力,核電行業的合并重組也在進行當中。
今年6月,國家核電新聞發言人郭宏波向《證券日報》證實,目前兩公司重組合并的工作確實在做。業內認為,一家擁有核電開發資質,一家擁有核電開發技術,可謂強強聯合、互利互惠。一旦合并,核電行業將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加速核電的建設和發展。
據媒體報道,到2030年,國際核電市場將新增160臺左右機組,新增投資達15000億美元。但這些核電份額,更多地將被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和韓國等世界級核電列強瓜分。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表示,中國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時機發展核電,必能在全球核電的高山上占據一席之地,中國再也不能錯過這個時機了。
國際競爭催生新一輪重組
隨著發展,競爭的需求從國內變為國外,主要競爭對手是國外的企業。
新京報記者查詢資料發現,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許多計劃經濟部門開始拆分,其中包括石油、通訊、民航、航天、郵電、鐵路等。其后,一部分被拆分的行業由于不同原因進行了合并重組,從多強并立變為寡頭甚至壟斷格局。
對于這些國企的分分合合,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部部長王志鋼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企的合并與拆分,是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所追求的目標有關。當年拆分多個行業,是為了引入競爭格局,比如南車和北車,就不負眾望,提高了競爭力,特別是高鐵出現之后。
“隨著發展,競爭的需求從國內變為國外,主要競爭對手是國外的企業。”王志鋼說到,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國企要走向市場化,由市場更優化的配置資源。同時,企業國際化的需求,更要求企業在資源、規模上達到一定級別,才能獲得話語權的提升。
對于未來還有哪些行業可能會進行重組,王志鋼表示,國企合并重組,不能簡單地說哪個行業適合更快些合并,哪些更慢,是合是分都有邊界。比如,航空一集團、二集團的合并,就是因為當時在國內,民航用戶不過幾家,軍事產品也只有軍方一家用戶,而下一步應該獲取更多的國際訂單。他認為,小企業靈活,船小好掉頭,但競爭力弱,大企業競爭力強,但也有大企業病的限制。“我們要根據經濟發展時期的不同,做出相應的決定。”
編輯:羅韋
關鍵詞:南北車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