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存款15年首降”是一出苦肉計

2014年11月17日 09:15 | 作者:陳莎莎 | 來源: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一個對策

  擠走高息存款 轉為理財產品

  風聲緊,銀行寧愿存款減少,也不愿撞在“嚴查嚴打”的“槍口”上。 “如果你恨一家銀行,就在每月最后一天給她存錢”,這是網絡上,針對銀行被銀監會上了一道“月末存款偏離度不得超過3%”緊箍咒之后的調侃。

  “某些銀行今年的策略是擠掉水分,所以它的財報會看起來‘流失’了大量存款,而銀行業整體而言,減少的那部分存款,正是銀行自己努力擠掉的存款,尤其是需要支付高息的部分。”一位銀行高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盡管,銀行存款減少是大勢所趨,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銀行自己也是推動存款減少的主要力量。

  或者,銀行主動將存款轉為理財產品。某股份制銀行人士透露,上月末該行總行向分行曾下發嚴厲通知,要求嚴控季末存款增長,否則則追究分行行長的責任,“當時各分行行長壓力肯定很大,不但不敢主動去拉存款,而且盡量要求客戶不要在季末存入大額存款,如果非要存入,則建議他們通過買理財產品的方式來變通”。

  “很難想象銀行業者在9月的中下旬里到底有多窘迫,但嚴厲的存款偏離度考核新規在一夜之間就得到了堅定執行,他們行動的態度與結果應該會讓監管層比較滿意。”媒體評論稱。

  禁止“沖時點”的文件明確禁止8種拉存款的手段,對于月末存款偏離度超過3%的銀行,銀監會規定,自下月起連續暫停準入事項3個月以上;對于一年之內月末存款偏離度兩次超過3%的銀行,適當降低其年度監管評級。對于月末存款偏離度超過4%的銀行,將面臨更嚴重的懲罰。

  在鐵腕的行政壓力之下,該行有效地實現了季末存款規模的環比下降,成功地實現了日均存款的健康增長。“起碼,存款偏離度這個指標是達到了”。

  一出苦肉計

  央行有要求 地方也有要求

  央行的要求算是達到了,但商業銀行的苦衷被放大了——存款規模的下降,直接將銀行逼向了存貸比上限。

  截至2014年9月末,建行、交行存貸比分別為72.02%、73.92%,逼近75%監管上限。存貸比即銀行貸款總額/存款總額,商業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就會想法提高存貸比例,因為存款需要銀行支付利息,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根據《商業銀行法》相關規定,目前商業銀行存貸比限定在75%以內,以保證銀行不會過度放貸引發金融危機。

  于是問題環環相扣:為了避免銀行應付“存貸比”而“沖時點”攬儲,銀監會規定了“存款偏離度”,而為了應付“存款偏離度”,銀行要求取消存貸比。

  其實取消存貸比限制的呼聲由來已久。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2014年4月的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就強調了存貸比的諸多弊端,甚至損傷實體經濟。由于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依然受到貸款/存款不得超過75%的限制,所以為了能貸出去更多款,銀行必須在財務報表上,展現出足夠多的存款。

  中行原副行長王永利也指出,商業銀行存款沖時點的目的是保貸款的較高增長,特別是作為上市公司的銀行,按照規定需要每個季度披露一次信息,因此銀行在季末沖時點,而非每個月末都沖時點。

  那么,取消存貸比就能解決問題嗎?會否摁下葫蘆浮起瓢?

  “銀行業畢竟是國有為主,監管部門與銀行之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相互配合。銀監會對銀行的各種監管,只能是行政上補缺補漏,無法根本上解決,容易出現換湯不換藥的情況,這是體制本身決定的。”某經濟學家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某銀行負責貸款的客戶經理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我不愿意放松存貸比,慢慢就成次貸危機了,很多銀行會爆掉,而且存款少了,也做不好貸款。”

  他解釋說,“取消存貸比,存款就會流到理財產品,因為銀行沒有了吸收存款的法定約束力。而只有擴大存款規模,才能多放貸款,一旦存款流向理財產品,企業貸款的代價就會更高。”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存款減少萬億,銀行總資產卻沒有太大變化,減少的存款很大程度被變成了理財產品,或者說是沈建光所指的影子銀行系統。

  因此,在銀監會明確禁止的手段中,銀監會也特地強調,“禁止通過理財產品倒存。理財產品期限結構設計不合理,發行和到期時間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關鍵時點將理財資金轉為存款”。

  該客戶經理說,取消存貸比其實對理財客戶也不利。“沒有存貸比限制,銀行就發收益低的理財。你看看五大行郵儲行的理財,比股份行小城商行的至少0.3%至1%左右。因為他們存款多,郵政儲蓄銀行存貸比20%不到,五大行60%至70%,股份行小城商行70%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存貸比已經漸漸在失去真實反映銀行流動性風險等作用。然而,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近日在署名文章《我國銀行流動性監管制度變革——銀行監管改革探索之四》中表示,存貸比并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流動性指標,因而存貸比的存廢問題不是一個流動性管理問題,而是信貸管理問題。

  沈建光也告訴記者,“在取消存貸比之前,必須將影子銀行的監管進一步落實,因為一旦商業銀行不受存款與貸款比例的約束,流向影子銀行的資金可能進一步增加,放貸、吸收資金的風險都將加大。”

  正如沈建光擔憂的,王兆星也表示,取消信貸比首先需要回答3個問題:包括放棄存貸比監管后,資本等監管指標和商業銀行自我約束機制,能否有效約束信貸擴張?是否允許不同業務模式的商業銀行存在和鼓勵市場細分?新的流動性指標,如凈穩定資金比例能否有效填補取消存貸比指標后留下的空白?

  王兆星認為,如果對這3個問題都能得出肯定的答案,才可以放棄將存貸比作為“監管指標”,而遵循國際慣例將其列為“監測指標”,進一步放松管制,釋放金融活力。

  沈建光說只要管理好了影子銀行,取消存貸比就不需要過分擔憂,“目前已經放松了存貸比,而取消存貸比需要修改《商業銀行法》,2015年應該會通過實施。由于商業銀行存款入庫央行的比例是20%,所以存貸比最高也不會超過80%。”

 

編輯:羅韋

01 02

關鍵詞:存款 銀行 存款15年首降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成长在线综合视频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 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Ⅴ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