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二十五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二十五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發揮國家實驗室在原始創新中的引領作用”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2015年01月12日 15:24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建立一支引領原始創新的科研“國家隊”
——全國政協“發揮國家實驗室在原始創新中的引領作用”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編者按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重大部署,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國家實驗室作為國家級戰略性、綜合性研究平臺,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對于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十余年發展,目前試點國家實驗室在出成果、出人才、出機制等方面取得很好成效。部分試點國家實驗室已能與國際上同類先進機構比肩,得到科技界認同。一些研究成果令人矚目,如量子通信、高溫超導、納米材料、石墨烯、下一代互聯網等方面的成果在前沿科學領域產生了重要國際影響。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旗艦型”科研引領者、基礎研究投入不足等問題。1月8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此問題協商座談。現將有關發言摘登如下。

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津培:
夯實原始創新基礎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被全國政協主席會議確定為重點督辦提案,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以專題調研形式對該提案進行督辦。我匯報一下調研形成的主要意見和建議:

一、 建設國家實驗室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建設體量較大、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實驗室,以破解戰略性瓶頸為導向,組織重大科學問題研究,是新時期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原創能力的必要形式,也是大國間搶占科技制高點的重要創新載體。我國已形成以中國科學院和研究型大學為主體的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格局,但缺乏在更高層次上組織學科交叉、適應戰略性重大科學問題研究的國家實驗室。

二、 籌建中的國家實驗室已顯現出協同創新的優勢。籌建中的國家實驗室在發揮制度優勢、整合創新資源、大幅提升重大原創能力上取得明顯成效,其集聚效果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納米印刷、鐵基超導、甲醇制烯烴、磁約束核聚變等重大原創成果的形成中已初見端倪,彰顯了協同創新優勢。但國家實驗室建設缺乏穩定經費支持。2008年,財政部設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而國家實驗室的穩定經費支持卻未能同期解決。

三、 就夯實原始創新基礎,加快國家實驗室建設提出兩點建議。一是盡快完善國家實驗室建設的頂層設計和規劃,把握總量,有序推進。對已試點多年的首批國家實驗室(籌)根據批準籌建時間確定的目標要求盡快組織驗收;對以部門及地方經費為主籌建、符合規劃方向、在創新實力和成果上居國內絕對優勢,并已參照國家實驗室模式運行數年取得良好成效的實驗室,應按擇需、擇重、擇優原則陸續驗收;其他納入規劃的實驗室,按程序逐步啟動,到2020年完成初步布局。二是建立中央財政穩定支持國家實驗室的專項經費,或將其納入現有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渠道。對以重大基礎科研為主或以重大科學裝置為主要研究手段的國家實驗室,應明確中央財政為投入的主體責任。對于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需求的國家實驗室,應注重調動地方和企業支持基礎研究的積極性,形成以中央財政為主、地方和企業積極參與的多元化穩定支持新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
能源領域部署國家實驗室尤為重要

能源上接資源,下接化工,整個鏈條直接涉及環境問題,與國家能源安全、能源戰略、經濟結構、生態環境密切相關。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以下簡稱DNL)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立足于戰略層面支撐和引領能源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科學領域的發展,解決能源領域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

一、 DNL建設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從國家能源戰略高度部署了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技術、清潔能源轉化技術以及包括生物質、太陽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規劃;籌建過程中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和大規模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等已開始應用。

二、 目前DNL建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近十余年整體推進進展不大,原因在于:一是至今未獲科技部正式批準,缺乏國家政策和制度層面統一協調和指導。二是缺少國家級能源項目大力度支持。三是目前受國家委托的國家能源戰略課題不多。

三、 建議:一是盡快梳理、確定國家實驗室的定位、使命、任務;經過論證、布置并頂層設計不同領域的國家實驗室;與所在領域直接相關的國家部委作為國家實驗室的宏觀管理部門。二是盡快組織專家委員會對已經籌建和正在籌建的10余個國家實驗室進行考察、檢查、驗收工作;保障通過驗收的國家實驗室正常運轉,計劃籌建的盡快進入建設階段。三是國家實驗室在我國是科技創新的一種新舉措,與現有科研機構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互補而不重復,建議側重在影響國家經濟戰略、新興產業和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攻克和完成若干關鍵重大科技戰略目標,鼓勵國家實驗室在發展高技術領域新興產業方面趟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路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
發揮國家實驗室源頭創新的中流砥柱作用

目前,我國正處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定性階段。基礎研究,作為科技創新的核心源泉,是保證我國科技、經濟順利轉型的重要驅動力。2013年,根據《自然》雜志對全球100個國家在科學研究產出的排名,中國已經和美國、德國、日本和英國一起,成為世界前五名。但是真正屬于中國的、源頭創新的成果還相對不足。原因是科研單位的水平參差不齊,設置上存在相互交叉、重復設置的問題,導致在經費分配上“吃大鍋飯”“撒胡椒面”,很難保證集中力量做大事。

作為科研機構中等級最高、數量最少、投資最大的單位,國家實驗室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最高科研水平的“國家隊”,是一個國家發揮源頭創新的中流砥柱。對此,建議:

一、 強化頂層設計,分清科研工作的“國家隊”“地方隊”“企業隊”,給不同隊伍以清晰定位。比如以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和著名高校為主體,建立一批國家實驗室作為“國家隊”,開展源頭創新的前沿工作。

二、 在國家實驗室的確認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避免重復、交叉,保證在一個方向上集中最優秀的科學家,開展最好的工作。

三、 用于基礎研究的國家科技財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國家隊”,允許失敗,鼓勵探索,讓“國家隊”能夠集中精力開展工作,而不用過多考慮經費等客觀條件。

四、 加強國家實驗室的運營管理,可以借鑒運動員選拔體制,讓科研“國家隊”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從“地方隊”“企業隊”直接選調最優秀的科研人員,保證國家實驗室工作始終走在國際最前沿。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協商 全國政協 雙周 發言 摘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无线看国产 | 久久国产这里有精品 | 婷婷丁香五月天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2021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专区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