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關建中:中國互聯網金融何去何從
二、 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社會信用關系(債權債務關系)的組合,其在組合信用關系的效率和社會化程度方面具有傳統金融無可比擬的優勢,順應了互聯網時代信用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代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我們必須敏銳地洞察世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堅定不移地全力快速推進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
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是決定其興衰成敗的頂層設計,而對其起決定性作用的則是互聯網金融發展規律。因此,正確認識和把握這一規律,將使中國擁有構建國際互聯網金融體系的戰略主動。
互聯網金融呈現出以下規律特征:
1、 互聯網金融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究竟有何積極作用是發展互聯網金融必須回答的首要問題。實體經濟是互聯網金融的根本,用數字化方式集聚社會資本之目的是為了創新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新模式,增加其財富創造驅動力,而絕不是為金融投機搭建新平臺?;ヂ摼W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準確定位將會使其快速成為國民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獲得生機勃發的無限發展空間。
2、 明確互聯網金融責任主體是實現其直接融資功能的前提。資金所有者作為債權人,實體經濟作為債務人,獨立第三方公正評級作為媒介,是運用互聯網公開直接融資的主體架構。
3、 互聯網金融必須遵循借貸關系的基本規則?;ヂ摼W金融是實現社會化信用關系組合的高級形態,是數字化金融的發展形態,它并沒有改變金融借貸關系的本質,因此,對借貸關系起決定性作用的基本規則,如債務人的正當盈利及償債能力,依然是發展互聯網金融所必須遵循的。
4、 債權人應該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主宰。互聯網金融是一個高度公共化的融資平臺,債權人作為資本的供給方,理應擁有互聯網金融的主導權,但互聯網金融作為非契約式的公共資金交易行為很難形成保障債權人利益的剛性環境條件,一旦信用關系形成,債權人就成為弱勢群體,針對這一特性,賦予互聯網債權人對債務人的監督權利,作為保護其利益的手段,是防止債務人主導互聯網金融,導致互聯網信用關系顛覆性破壞的創新舉措。
5、 公開性是互聯網金融的本質特征。融資需求的公開表達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原動力,債務人信息公開的全面性、真實性、專業性、規范性、及時性是其信用承諾和償債意愿的表達,是一種信用契約,構建保障債務人信息公開的制度環境是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第一需要。
6、 效率性是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價值所在。債權人與債務人通過互聯網構建信用關系就是為了便捷,效率是構建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環境要素。
7、 安全性是互聯網金融發展之本。由公開性和效率性所決定,影響互聯網金融安全的因素有其特殊性,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更為脆弱,其創新安全機制的要求更高。
8、 公正信用評級是互聯網金融安全發展的內在需求?;ヂ摼W債務人公開表達是吸引債權人投資的唯一依據,債務人出于自身利益,不會自覺公開其真實信息,這必然加劇互聯網金融的信用風險信息不對稱,成為威脅互聯網金融安全發展的根源,確立專事于揭示債務人信用風險的獨立第三方公正評級在互聯網金融的主體地位,是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內在需要。
9、 債務人信用記錄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治理機制。全程公開債務人翔實信用記錄,將其履約記錄昭告于天下,形成約束債務人違約行為的公共環境,是互聯網金融公開性的邏輯選擇。
10、 建立互聯網債務人黑名單管理機制是對債務人違約行為的最大震懾。債務人是以公開信用承諾通過互聯網向債權人借款的,黑名單是其違背信用承諾必然受到的懲戒。不僅應禁止違約者終身從事金融活動,而且要讓其所有的經濟社會活動時時處處受限,才能使債務人不想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
編輯:羅韋
關鍵詞:互聯網 金融 評級 信用 債務人 關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