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食話食說食話食說
初秋吃三薯清腸抗衰
馬鈴薯——為情緒消去“余暑”
經過夏季的高溫酷熱,人們很容易“肝火”累積,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異常行為,這就是“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對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情緒障礙會使他們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引發猝死。預防“情緒中暑”不妨吃點馬鈴薯。
馬鈴薯含有維生素C,而且發熱量高。“情緒中暑”的人,最容易受到抑郁、灰心喪氣、不安等負面情緒的困擾,馬鈴薯含有的礦物質和營養元素能作用于人體,改善精神狀態。
【推薦食方】
土豆沙拉
材料:土豆、青豆、甜玉米、胡蘿卜、黃瓜、紫甘藍各適量。調料:鹽、沙拉醬各少許。
做法:1、把土豆洗凈去皮,切成片蒸熟,再用搟面杖攪拌成土豆泥備用。取干凈的鍋把清水燒開,青豆、玉米粒汆熟,胡蘿卜切成丁也汆一下撈起備用。
2、 把青豆、玉米粒、胡蘿卜撈起后用涼水淋至冷卻,再把黃瓜切成丁混合一起。土豆泥和所有蔬菜混合,加入少許鹽,再加入少許沙拉醬攪拌勻。
3、 把紫甘藍洗凈,修整成自己想要的大小一片,把混合好的土豆沙拉放在紫甘藍上即可。
多吃薯類,為健康添活力
薯類兼有糧谷類和蔬菜類的雙重優點。《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我國居民應增加薯類攝入,建議每周5次,每次50-100克。
1. 替代部分谷類食物做主食
薯類食物的熱能僅為谷類食物的1/3,每天適當地選擇進食薯類食物,可預防肥胖而引發的諸多慢性疾病。另外,薯類可預防脂肪在心血管壁上沉積,保持血管壁的彈性,預防心臟病,并可防止肝腎結締組織萎縮,防止關節炎等疾病。
2. 零脂肪調節膳食供能比例
薯類食物的脂肪含量極低,用無油或者少油的方法加工、烹制薯類,可在增加飽腹感、提供能量的同時,減少脂肪的攝入,起到控制肥胖和代謝性疾病發生的作用。
3. 讓蛋白質的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
薯類的蛋白質質量高于一般谷類,特別是馬鈴薯的蛋白質主要由鹽溶性球蛋白和水溶性白蛋白組成,其中球蛋白占2/3,幾乎含有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
如每天適當選擇薯類食物和谷類食物搭配食用,可以使蛋白質達到互補作用,以增加食物的營養價值,均能顯著提高蛋白質生物學價值。
4. 在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方面起促進作用
薯類食物富含豐富的礦物質,鈣、磷、鉀、鎂、鐵、硅等大多高于蔬菜。
紅薯和山藥食物成分中含有人體內分泌素的前提物,食用紅薯或山藥可增加體內雌激素和睪丸酮的含量,并能提高對鈣的吸收和利用率。
編輯:趙彥
關鍵詞:初秋吃三薯清腸抗衰 紫薯 抗疲勞 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