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甘肅古代簡牘暨漢簡書法展呈現古塞奇珍

2015年09月02日 13:33 | 來源:人民政協網綜合報道
分享到: 

  天水放馬灘秦簡、居延新簡、敦煌漢簡、武威漢簡、懸泉漢簡、臨澤晉簡……9月1日,“古塞奇珍——甘肅古代簡牘暨漢簡書法展”在北京世紀壇舉行。

 

IMG_5954_副本

 

  據了解,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此次展覽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甘肅出土的古代簡牘295枚,二是著名書法家趙正先生和張邦彥先生的漢簡書法作品123幅。

 

  據悉,甘肅簡牘的發現從1907年以來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境內出土的天水放馬灘秦簡、居延新簡、敦煌漢簡、武威漢簡、懸泉漢簡、臨澤晉簡等不僅是重要的出土文獻,也是中華書法史上珍貴的藝術遺產,其中涉及的字體如小篆、秦隸、漢隸、章草、行書,書法價值極高,為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史和繼承中國書法優秀傳統提供了極為難得、極為可靠、極具學術價值的原始資料和研習文本。

 

IMG_5957_副本

 

  此次精品展中,1974年8月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遺址的《候粟君所責寇恩冊》、《相利善劍冊》,1973年出土于肩水金關遺址《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冊》、《勞邊使者過界中費冊》,1990年出土于敦煌懸泉置遺址《建昭二年敦煌太守調史監制書》等精品內容。

 

  其中,《候粟君所責寇恩冊》是一份完整的司法文書,內容涉及軍事、民政、法律、經濟等各方面內容,是研究東漢初年社會歷史的重要文獻。

 

  而《相利善劍冊》字體為規整隸書,墨色如新,內容主要是辨識寶劍的標準和方法,提出鑒定善劍四條標標準、鑒定敝劍六條標準以及辨識善劍敝劍紋飾的四條標準。對研究漢代的金屬冶煉和兵器制造具有重要意義。

 

  《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冊》則為研究西漢中、晚期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提供了第一手數據。《勞邊使者過界中費冊》的出土為研究漢人的飲食構成、接待習俗、勞邊制度以及冊書編聯形式提供了實物依據。

 

  《建昭二年敦煌太守調史監制書》內容為敦煌太守發給效谷縣,效谷縣再發給懸泉置的一份人事任命檔,對研究懸泉置、遮要置的管理體制、隸屬關系,研究冊書的編聯、考察冊書內容等具有重要意義。

 

點擊下方數字或鍵盤上“←”、“→”鍵,可翻頁閱讀。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甘肅古代簡牘暨漢簡書法展 古代簡牘 甘肅簡牘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动漫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影片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顶级片在线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