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光彩事業:扶貧開發再立新功
配合國家發展戰略 推動發展方式轉變
光彩事業實施之初,是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的社會扶貧事業。經過20余年發展,光彩事業的使命不再僅是致力于解決溫飽問題,而是順應改革大勢,服務科學發展,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新形勢下對光彩事業提出的更高要求。
四屆一次理事會以來,光彩事業密切配合黨和國家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的實施,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也為非公有制企業自身轉變發展方式探索了新的道路。
江蘇省光彩會以區域共同發展為目標引導民營企業產業轉型和升級。推進全省民營企業北上西進,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的國家戰略中尋找新的發展商機,多次組織民營企業赴吉林、寧夏、江西、云南、貴州等地投資考察,一批又一批光彩項目在全國各地落戶,實現了自身發展與地區發展的“雙贏”。連續六年配合省政府蘇北發展協調小組辦公室合作舉辦“蘇北地區投資貿易洽談會”,累計組織省內外近千家企業參加活動,有力推動了蘇南產業向蘇北轉移,使一批蘇南企業在蘇北大地上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
吉林省光彩會注重以項目建設為核心惠及民生保障。例如,在參與國企改造項目方面,佳林集團收購遼源、吉林、長春三市的3家國有企業,直接安置下崗職工400人,為下崗職工和離退休人員800人發放生活費。在高科技扶貧項目方面,長春金鷹智谷科技集團研發并運營的“黑土地網”,讓普通農民坐在家里,在不經過電腦知識等專門培訓的情況下,不需要別人幫助就可以自己操作電腦上網,向外發布信息并進行購銷活動。網內直接參與發布的試點地區農民達到17萬人,使用網絡查詢的農民超過350萬人次,成交額3.5億元,涉及糧油、畜牧、瓜果、山貨、人參、農機具等10大類品種。被國家農業部肯定為“這是最貼近農村的網絡,最適合農民使用”。
安徽省光彩會精心組織實施“同心工程”,推進光彩事業“十大行動”。安徽魯班集團在蕪湖許鎮大浦新村投資建設的“美好鄉村”示范區,被確定為國家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當代“魯班”巧手轉出“新天地”被評為2011年全國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優秀案例。
北京市光彩會打造“甜蜜事業”品牌,推進光彩惠農京郊行。2013年2月,“甜蜜事業”在平谷啟動,近200家非公有制企業參加,通過進行項目對接、公益捐贈、認養桃樹、蜂業養殖項目等促進平谷新農村建設。此次活動中,北京中騰時代集團還簽約投資5億元在平谷開發紅木文化產業園項目,促成聯東集團投資50億元打造“聯東U谷-平谷產業綜合體”,推動當地高端產業聚集,促進當地農民增收就業。
福建省委省政府確定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與對口幫扶縣共建產業園區后,福建省光彩會積極參與“同心·縣域經濟發展助推行動”,發動民營企業籌資500萬元助推政和同心經濟開發區的建設,為園區的開工建設提供有力支持,現已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第一期入園企業54家,總投資52億元,其中開工建設27家,投產8家,預計年產值104億元。
此外,中國光彩會還與全國工商聯、國家林業局聯合下發《關于引導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現代林業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組織開展“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評選活動。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堅持不懈參與國土綠化和生態治理工程,建設了一大批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荒山綠化項目,積極探索生態建設產業化發展道路。例如,延吉宗強農林貿易有限公司實施“綠色銀行計劃”,連續三年總投資710萬元,共栽種300萬株科技新成果嫁接紅松果樹苗。
緊扣“兩個健康”主題 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光彩事業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一面旗幟,也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和形式。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通過光彩事業廣泛參與社會實踐、了解國情黨情民情,不斷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深化了對企業發展和國家發展、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市場法則和道德準則之間關系的認識,培育了“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義利兼顧、以義為先,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的光彩精神,為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重要精神力量。
近年來,光彩事業緊緊圍繞踐行光彩精神,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國光彩會將“光彩行”有機融入理想信念教恩人民的意識。山西省光彩會著力打造“新晉商萬企聯萬戶感恩行動”品牌,先后組織開展了光彩事業“興縣行”、“武鄉行”、“左權行”等活動,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與幫助在鄉的“三老”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相結合。全省1萬多戶民營企業出資1億多元參與感恩行動,幫扶“三老”1.42萬名,建立光彩助學基金1500萬元,為“三老”家庭子女提供就業崗位600余個,落實幫扶項目600多個,受到中央統戰部的表彰并在全國進行經驗推廣。
近些年的實踐進一步證明,光彩事業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探索和發展,已成為推動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促進“兩個健康”的重要平臺,成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實踐。
(本文刊發于2015年第10期《中國統一戰線》雜志,作者劉麗)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光彩事業 扶貧 項目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