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法制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9.綱要在健全行政機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舉措?
答:為有效解決實踐中的違法決策、不當決策、拖延決策等問題,切實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綱要就完善決策程序提出了6項具體要求:
一是各級行政機關要完善依法決策機制,規范決策流程。二是要增強公眾參與實效。三是提高專家論證和風險評估質量。四是加強合法性審查。五是堅持集體討論決定。六是嚴格決策責任追究,健全并嚴格實施重大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10.綱要在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舉措?
答:行政執法任務量大面廣,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切身權益,必須下大力氣解決行政執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綱要提出了6項具體措施:
一是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推進執法重心向市縣政府下移,充實基層執法力量,在重點領域推行綜合執法。
二是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完善行政執法權限協調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
三是創新行政執法方式,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共享,強化科技、裝備在行政執法中的應用,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
四是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健全常態化的責任追究機制,加快建立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臺。
五是健全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制度,全面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規范執法輔助人員管理。
六是加強對行政執法的各方面保障,推動形成全社會支持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履職的氛圍。
11.綱要在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方面提出了哪些舉措?
答: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是督促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政的重要途徑。綱要提出6項具體措施:
一是健全行政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發揮政府誠信建設示范作用,加快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建設,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二是各級政府自覺接受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三是加強行政監督和審計監督。四是完善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機制。五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六是完善糾錯問責機制。
12.綱要在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舉措?
答:為了充分發揮行政機關在預防、解決行政爭議和民事糾紛中的作用,切實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綱要提出5項具體措施:一是健全依法化解糾紛機制。二是加強行政復議工作。三是完善行政調解、行政裁決、仲裁制度。四是加強人民調解工作。五是改革信訪工作制度。
13.綱要在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舉措?
答: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素養,直接關系到政府各項工作能否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直接影響著我國法治政府建設進程。綱要對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出了4項措施:
一是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強調抓住領導干部這個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把法治觀念強不強、法治素養好不好作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標準,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把嚴守黨紀、恪守國法的干部用起來。
二是加強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教育培訓。要求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學好憲法以及與自己所承擔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崗位培訓制度,加大對公務員初任培訓、任職培訓中法律知識的培訓力度。
三是完善政府工作人員法治能力考查測試制度。要求加強對領導干部任職前法律知識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測試,優化公務員錄用考試測查內容,實行公務員晉升依法行政考核制度。
四是注重通過法治實踐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強調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必須守法律、重程序、受監督,牢記職權法定,切實保護人民權益。注重發揮法律顧問和法律專家的咨詢論證、審核把關作用。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行政執法人員以案釋法制度,使執法人員在執法普法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法制辦 法治政府 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