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冬日里,談談那些“溫暖”故事
中華職業教育社開展溫暖工程致力精準扶貧二十年紀實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國家教育經費要繼續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職業教育傾斜,幫助貧困地區改善辦學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開展精準扶貧指明了方向。在談及精準扶貧“怎么扶”時,習近平指出,要按照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具體情況,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其中就包括了通過發展教育脫貧一批。
2015年是中華職業教育社溫暖工程實施的第20個年頭。2015年12月15日,中華職業教育社(以下簡稱“中華職教社”)溫暖工程實施20周年總結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在會上高度評價了溫暖工程開展20年來的貢獻——溫暖工程用善舉傳遞了黨和政府對貧困人口的關懷,用溫暖激發了貧困地區走向共同富裕的熱情,用愛心點燃了受助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希望,為促進貧困地區民生改善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作出了重要貢獻,開辟了一條群眾團體動員社會資源、協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新途徑。
溫暖工程開展二十年,累計幫助365萬人就業創業,投入9億多元資助貧困學生81萬
1995年,為響應中共中央希望各民主黨派和黨外人士,協助黨和政府解決剩余勞動力安置就業問題的號召,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職教社理事長孫起孟同志從職教社實際出發,提出并倡導實施了溫暖工程公益項目。20年來,溫暖工程通過實施“百縣百萬農民培訓計劃”、畢節試驗區職業教育培訓項目、國家通用語言培訓項目、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教育移民項目等品牌項目,為貧困地區的群眾脫貧致富發揮了獨特作用。
就業乃民生之本,直接關系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關系社會和諧穩定。20年來,溫暖工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協助黨和政府解決就業問題,依托職教社各級組織系統,整合社會資源,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培訓為抓手,以扶助弱勢群體為重點,以改善民生為目的,努力推進項目實施,取得豐碩成果。截至目前,溫暖工程已覆蓋全國30個省區市、900多個縣,建立溫暖工程培訓基地114個,累計培訓各類人員1323萬人次,幫助365萬人就業創業,資助貧困學生81萬人,資助金額達9億多元。
200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在《關于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中,將溫暖工程列為統戰系統為社會服務的三大項目之一,從而使溫暖工程發展進入了快車道。聯合國公共信息部兩次發來賀信深表贊賞,稱“溫暖工程為世界其他國家扶貧項目的實施,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典范,這些努力緊密配合了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宏大行動,成為全球消除貧困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光榮的使命和重大意義背后,溫暖工程暖意融融,20年的歷程中,既凝聚著一代代職教社人的辛勤汗水,積累著一次次會議活動的具體推動,沉淀著一個個實用的項目的實際貢獻,更演繹了一段段感人的溫暖故事。
動員社會各界資助一個貧困家庭一個孩子,“一家一”充分體現統一戰線凝心聚力重要力量
2012年,中華職教社聚焦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在武陵山區啟動實施了溫暖工程教育移民項目。湖南省在時任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微微的主持下,統一戰線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合力實施了“‘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截至目前,項目共吸引70多家公益伙伴,100多所優質學校參與,籌措5000余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2萬余人。今年湖南省委將項目列入全省“五大扶貧工程”之一,安排200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給予支持。
“實踐證明,溫暖工程教育移民項目是通過職業教育精準扶貧,促進國家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次重要實踐。”湖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崔永平說。
“‘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的成功實踐,充分體現出統一戰線凝心聚力的重要力量。項目設計上體現“同心”———在湖南中華職教社設立了項目辦公室,組織協調統一戰線成員參與。以社會各界愛心企業人士為實施公益伙伴,資助一個貧困家庭一個孩子4000元生活經費,通過兩年在校學習、一年實習、推薦就業,進而實現貧困家庭的脫貧;項目實施上體現“同力”———將統戰系統內外各方資源和力量整合到項目實施上,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項目機制上體現“同行”———探索形成了“統戰教育扶貧牽頭、部門黨派多方聯動、社會各界積極捐資、校企工學有機對接”的項目模式。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中華職業教育社 溫暖工程 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