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四十六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四十六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快遞條例》的制定”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2016年01月25日 15:18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李國華:加強快遞末端網點建設與管理

快遞末端網點是保障寄遞渠道安全的基礎環節。近年來,部分快遞企業網點建設不足,大量快件在路邊分揀處理,不僅造成安全隱患,也影響市民出行和市容市貌。對此,建議:

一、 明確末端網點布放規則。建議在《快遞條例》第十條中增加一款內容,即:“快遞企業應當根據服務承諾時限設立末端網點,并將快遞企業末端網點的地址、電話、負責人等信息對社會公布。具體設立標準和公開方式由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制定。”

二、 鼓勵推廣智能包裹柜。建議在《快遞條例》中增加一條內容,即:“機關、企事業單位、寫字樓、居民社區、大專院校等適宜設立智能包裹柜的單位,以及公交站、地鐵站、停車場等公共場所,應當為快遞企業設立智能包裹柜提供場地、電力和網絡方面的支持。”同時,建議對現有的居民樓和寫字樓郵政信報箱進行升級改造,以便提供快遞收發、便民繳費等綜合服務。

三、 目前在廣大農村快遞末端配送網絡少,建設成本高,中國郵政正在江西、重慶等地試點“快遞超市+村郵站”的“快遞下鄉”模式,向民營快遞企業開放農村配送網絡,力爭2017年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因此,建議各地政府出臺政策,鼓勵有實力的快遞企業建設公共配送平臺,滿足城鄉居民快遞服務需要。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甄貞:完善快遞用戶信息安全制度

在快遞實名制背景下,加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已刻不容緩。建議從以下方面予以完善:

一、 規范快遞人員從業標準。快遞企業應加強對快遞從業人員尤其是數據庫運維人員的招錄把關審核,建立快遞從業人員檔案。完善快遞從業人員執業規范,強化其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牢牢守住保障快遞用戶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二、 落實快遞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架起內部監管的防火墻。《快遞條例》第26條建立了快件運單和電子數據管理制度,以保護用戶信息安全,但在制度層面還有完善空間。

三、 強化監管部門監督管理。應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快遞業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將泄漏用戶個人信息的快遞企業和快遞人員納入違法失信“黑名單”,并向社會公開。同時,要加強對快遞企業用戶信息安全情況的監督檢查,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立快遞用戶信息安全共享機制,以常態化的強力監管迫使快遞企業責任落地。

四、 統一個人信息采集源頭。應加強個人信息源頭管理,對需要大量采集個人信息的企業,實行統一授權管理,通過審核認證的企業,方可采集公民個人信息。應當統一商業活動中個人信息的采集標準,基于便捷、安全原則,最小范圍采集個人信息,采集的信息應由企業統一留存,不得留存在采集人員的個人采集終端上。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浙江省委副主委計時華:保護快遞有關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

快遞行業發展很快,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快遞延誤、快件損毀、快件丟失及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等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情況時有發生。建議對個別條款存在的問題,給予修改。

一、 第一條中“保護用戶合法權益”,根據征求意見稿中其他條款的表述,可以看出“用戶”的指代不明確,有時僅是指快件的寄件人,不包含快件的收件人。建議將此句改為“保護快遞有關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 第十三條的格式合同是快遞服務合同。快遞服務合同的當事人是寄件人和快遞企業,大多數情況下,收件人不是合同的當事人,但合同不可避免地涉及收件人的利益。建議在這一條增加“該格式合同是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表述,以明確收件人屬于對快遞企業享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三、 第二十六條要求快遞企業定期銷毀快件運單。鑒于《民法通則》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為避免快遞糾紛訴至法院時出現對糾紛雙方最重要的快遞服務合同已經被銷毀的情況,建議對“定期”的“期”作出適當規定。

四、 第三章“快遞服務”中第二十條規定快遞企業經營快遞業務時必須同時提供“快遞服務查詢和投訴”服務,但在第七章“法律責任”中沒有違反第二十條規定需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的規定。建議在第七章中增加相應的規定條款。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快遞 建議 企業 發展 安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亚洲欧美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 | 亚洲一级淫片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亚洲性爱之日本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