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簡政放權改革綜述:簡政放權 放管結合 優化服務
優化服務:從部門“端菜”到為群眾“點菜”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群眾對審批之弊感受最深,對改什么、如何改最有發言權。由政府部門“端菜”到更多由人民群眾“點菜”,是去年以來簡政放權向縱深發展的重大思路轉變。
“涉及10多個工作部門,經歷80多個環節,歷時300多個工作日……”以往在北京辦理建設投資項目審批,從項目立項到核發施工許可證,不僅需要各部門“分頭跑”,各部門互為前置還有可能“反復去”。如今的變化堪稱翻天覆地:“紛繁復雜的審批環節減少到50多個,各事項辦理集中在一個大廳,審批時限平均壓縮到109個工作日……”
一地瞻全局。北京是全國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的一個縮影。按照《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我國進一步取消下放投資審批權限。各省(區、市)均已修訂完成本地區的核準目錄,主動下放權限,修訂后核準事項省級約占70%,市、縣兩級約占30%,絕大部分投資項目備案在市、縣辦理。
一項項審批流程得到優化。發展改革委于2015年1月成立政務服務大廳,5月底前實現了所有審批事項進駐大廳,并明確要求辦理時限嚴格遵守“30+20”的規定,即評估時限原則上不超過30個工作日,審批核準時限原則上不超過20個工作日。水利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安監總局等多個部門組織編制了各自負責審批事項的服務指南和工作規則。
盡管審批項目大大減少,但不少行業依然存在審批程序不規范、辦事環節多、多頭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為減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我國制定并公布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及強制性中介服務事項目錄,取消了銀行貸款承諾、供水協議、原材料供應協議等18項屬于企業經營自主權的項目核準前置手續。
此外,我國基本完成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至此,取消的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占部門設置職業資格總數的44%,超額完成本屆政府確定的減少三分之一職業資格項目的目標,標志著國務院部門職業資格集中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簡政放權改革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