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期待官員認錯改錯成常態(tài)

2016年03月15日 20:58 | 作者:黃梔梓 | 來源:荊楚網
分享到: 

古人仁:“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很多人為勇于承認錯誤的陸省長點贊,稱這表現出一個省部級官員“虛懷若谷,敢于擔當”的精神。這正是廣大人民群眾樂于見到的。“信息不準確”本不一方行政長官一個人的錯誤,導致主政官員掌握的情況不全面、數據不準確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基層單位和有關部門統(tǒng)計、上報的情況不準確、數據不真實所致,而因此遭到社會公眾質疑后,卻往往少見有主政官員出來公開認錯的,這或許就是陸省長“認錯”博得很多人點贊的緣故。

毋庸諱言,明知錯了卻不認賬、甚至做出敷衍、搪塞、抵賴式的辯解、澄清,是某些官員放棄“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不愿擔責、不敢擔當的一種表現,社會公眾對此往往無可奈何,但問題會因此而不斷“發(fā)酵”,以至于久拖不決,這既會貽誤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降低工作效能,也會增添群眾的不滿情緒、進而弱化其對主政官員的信任,尤其是在當前“去產能”中衍生出種種經濟社會矛盾、利益糾葛,必須盡快加以解決的情況下,會弱化民眾對改革“攻堅克難”的信心,不利于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力促經濟轉型升級,向中高端挺進。

因此,人們期待能夠知錯、認錯、糾錯的官員越來越多,使“知錯就改”成為官員們的正常心態(tài)、官場的一種“新常態(tài)”,也希望基層單位和有關部門在向上級領導機關匯報情況、報送數據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切忌弄虛作假,杜絕虛報、謊報、瞞報,以免給上級機關、領導決策造成錯覺和錯誤,而上級機關和領導干部在決策過程中,對下級單位及有關部門提供的情況和數據則要加以甄別、深入調研,當發(fā)現“不實之詞”、“參水數據”、“泡沫政績”時,要在擠掉“水分”和“泡沫”的同時,對有關人員問責追責、給予嚴肅處理。

編輯:秦云

01 02

關鍵詞:陸昊 官員認錯 新常態(tài) 龍煤集團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不卡 | 综合专区视频精品 | 一线天粉嫩在线视频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s级优女区 |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