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兩會閉幕,代表委員“好聲音”不能停

2016年03月16日 10:14 | 作者:楊三喜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今天,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閉幕,2900多名人大代表將對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以及“兩高”工作報告進行審議和表決,為期14天的兩會緊隨著宣告結束。

本次人大會議共收到代表團、代表聯名提出的議案462件,代表建議8609件。政協會議共收到提案5375件,立案4248件。代表委員積極就各自關注的問題提交議案提案,對經濟、社會、文化等問題建言獻策,積極反映民眾心聲。

Img368238691

兩會期間,許多代表委員,通過媒體、網絡等,以接受采訪、撰寫專欄等方式,針砭時弊,就熱點問題積極發聲。而民眾則通過報紙、電視、網絡聽到了許多過癮的“兩會好聲音”,實現了與代表委員“親密接觸”。

比如,朱征夫委員在接受采訪時提出“讓犯罪嫌疑人上電視認罪要慎重”、“廢除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制度”的建議;又如胡季強代表建議,制定《罕見病防治法》,保護患者權益;賈康委員建議,盡快開征環境稅。

這些聲音都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與民眾的權益密切相關。在兩會的聚光燈下,經由代表委員們表達出來,更有分量。它們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也是社會情緒的一種釋放,既有利于引發全社會的關注和討論,也更容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和行動,從而推動問題的有效解決。

兩會結束,并不是代表委員們履職的結束,而是新一輪履職的開始。代表委員們回到基層之后,對政府以及工作人員的監督,應繼續保持銳度和力度,參政議政、針砭時弊的熱情也應繼續飽滿。

另一方面,民眾也期待代表委員能夠更多地深入基層,了解民情,關注民生。在提交建議的同時,拓寬參政議政的渠道,充分利用大眾媒體,積極通過媒體發聲,讓民眾更多地聽到、看到代表委員的聲音和行動。這既是解決問題的助推器,也可充當社會情緒的軟化劑、減壓閥,有效緩解社會矛盾。

□楊三喜(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兩會閉幕 代表委員“好聲音”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 日本乱滛中文字幕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亚欧国产一级在线免费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