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記習近平主席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栽樹成林 春發夏長
互鑒 一條文明傳承之道
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和悠久的波希米亞文化,在跨越時空的對話中傳承接續。
訪問期間的兩場活動,聚焦文明。
一場面向歷史。習主席同澤曼總統共同參觀斯特拉霍夫圖書館,在古籍中探尋文明的生命力。
捷克地處歐洲中心地區,是不同文化、思潮、科技交融的十字路口。走進這座“世界最美的圖書館”,習主席表示:“能夠看到如此豐富的藝術和文化珍品,實屬難得。”
早在19世紀,捷克中國學研究專家魯道夫·德沃夏克,譯介《論語》和《老子》,第一次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呈現在捷克人面前。藏書閣書桌上,陳列著一套研究孔子的珍貴書籍,習主席仔細翻閱,“我們兩國在文明互鑒、文化交流上有很大合作空間”。
一場面向未來。習主席同澤曼總統共同會見兩國冰球、足球少年運動員,為兩國文明交流注入青春活力。
總統府南花園,青石板凝固了時光,翠綠的苔蘚從石板縫間探出。一群可愛的孩子嘰嘰喳喳、跑來跑去。習主席、澤曼總統來到孩子們中間,微笑著同他們握手。孩子們簇擁到兩國元首身旁。
藍色的、紅色的、綠色的運動服,宛如一首躍動詩行。習主席殷切叮囑,要珍惜交流機會,把握美好時光。
文明的交流,有震撼人心的磅礴力量,也有潤物無聲的滴水穿石。
29日,澤曼總統精心準備了一場文藝演出。燭光搖曳,童聲靈凈。捷克民歌《黑眼睛,甜甜睡》悠揚婉轉,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題曲《我和你》韻味猶長,捷克名曲《伏爾塔瓦河》撩人心扉……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主人將文化元素融入訪問安排之中,匠心獨運。拉尼莊園的杯子上畫著孫悟空,總統府特意懸掛了齊白石畫作。
同索博特卡總理會見時,習主席提起了總理先生的父親——一位上世紀90年代的援華技術專家,雙方共同追憶攜手與共的建設年代。一批批捷克專家、工程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中國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和援助。
“捷克古語,多年的感情不生銹;中國也有古語,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根在人民,源在交流。習主席多次提起這句話。這是對中捷人民友誼的一份期待。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栽樹成林 春發夏長 習近平主席 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