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找到正確排便方法 避免大便異常
大便異常說明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但是很多人對大便異常的認知卻沒有那么清晰明了,一起來看看正常的排便是什么情況,進而發現大便異常原因,及早治療。
正常的排便是什么表現
專家表示,大便的顏色、質地、形狀等是最能反映一個人身體健康狀況的。大家可以根據以下現象來辨別自己的大便是否正常:
1、 性狀。條狀軟便不粘連。健康的大便多呈條狀軟便,在便池內不粘連,能浮在水面,水沖即凈。糊狀、沒有干結成塊的大便也屬正常。食物蛋白質高時,大便會偏硬,近似黏土;碳水化合物高時,大便則偏軟或成糊狀。
2、 顏色。黃色或黃褐色。正常大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攝入奶制品,大便多為淡黃色;吃較多綠色蔬菜時,大便會偏綠;吃肉較多,大便為棕黃色;吃豬血、豬肝,或服用某些中藥時,大便發黑。
3、 氣味。帶有微臭。由于細菌分解產生的糞臭素等,正常大便是微臭的,愛吃肉的人氣味會重一些,素食者味輕。如果臭得難以忍受,可能有健康問題。刺鼻酸味、燒焦味都可能由消化不良引起;腥味,則可能意味著消化道出血。
4、 數量?!耙粭l便”約100克。健康大便多呈形如香蕉的條狀,每條長度約10~15厘米,重量約100克,每次排2~3條。排便量可因食量、食物種類等發生改變,如膳食纖維攝入較多,排便量會增加。
5、 次數和習慣。每日一次,晨起排便最佳。排便次數和習慣因人而異,每日一次、晨起排便者居多。一般而言,無排便困難及其他不適,1~3天排便一次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過3次不算腹瀉。
6、 排便感覺。5分鐘內排出,無殘留便意。能在1~2分鐘內自然、通暢地排出,整個時間不超過5分鐘,便后覺得輕松,沒有殘留便意,就是正常“暢便”。
走出對排便的四大誤區
1、 排便就是排毒
排便就是排毒?這其實是人們對于排毒認識上的一個很大的誤區。排便只是通利大便,排出的僅是人體消化道內的毒素,其他如血液中的毒素、過高的血糖和過多的脂肪等毒素,是很難僅僅靠通過排便來徹底清除的。
中醫學中有“邪盛為之毒”的觀點,指出了毒是一種有害人體的物質,對機體有不利影響的物質統稱為毒。排毒并不是只能通過排便來解決,人體的代謝方式有很多,還有出汗、呼吸、咳嗽等等,單純的排便怎么能夠把毒素排干凈,它只是排毒的一個有效途徑而已。
2、 排便更多體重減輕更多
這種看法似乎與物理學定律相吻合:有更多的物質從體內排出,體重自然就減輕了。實際上并非如此, 很多人喝瀉藥或飲用“減肥茶”,希望通過排便減掉熱量。但熱量吸收主要發生在小腸內,而瀉藥針對的部位是大腸或結腸。
3、 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
胃腸病學專家認為,如果糞便不是太松軟或是太堅硬,人們從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屬于正常范圍。也就是說,排便有規律并不意味著每天都應該排便,而是自始至終保持穩定一致的習慣。只有在排便頻率發生突然變化時,才應引起注意。
4、 大便應該很臭。
大便的氣味不好聞,但也不應當有腐臭味。如果大便的氣味極度難聞,那么可能是感染的跡象,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發展為節段性腸炎、乳糜瀉或潰瘍性結腸炎。賈第鞭毛蟲?。ㄒ环N寄生蟲感染)是讓大便氣味變得更臭的原因。如果排便時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去看醫生。
編輯:趙彥
關鍵詞:正確排便方法 排便誤區 異常排便表現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