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收費亂象如何能讓網約車安身立命!

2016年04月13日 13:43 | 作者:楊朝清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滴滴價格顯示41元,途中司機一直繞路,結單時顯示我要付92.7元。”近日,福建福州網友在微博吐槽滴滴快車。同一天,又有網友反映,使用快車“拼車”功能本來應該省錢,結果原先車費7元,拼完車反而被扣了20多元。有市民認為,滴滴軟件收費不明,單靠企業監管,一些收費亂象開始顯現。(4月12日《海峽都市報》)

作為一種新興的出行方式,滴滴等網約車之所以得到一部分消費者的“用腳投票”,就在于做到了便民、利民。與傳統出租車相比,網約車一方面收費更低,另一方面以“私人訂制”的方式解決了“打車難”的問題。此外,網約車的服務態度,通常比出租車要好。網購車的高性價比,讓乘客的用戶體驗得到了提升。

然而,網約車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快速生長”之后,一些弊病也開始暴露出來。不論是網購車司機泥沙俱下、有些人甚至具有“犯罪前科”,還是司機對路線、路況不熟悉,抑或繞路等“收費亂象”,網約車的角色扮演背離公眾期許,不可避免會切割公信力;一旦這樣的失范行為得不到有效治理,網約車難免會遭遇市場的“滑鐵盧”。

對于消費者而言,網購車通過繞路多收費不僅帶來了經濟損失,也帶來了精神傷害;這樣的“宰客”行為,既不符合傳統道德,也背離了職業操守。拼車明明是為了省錢,為何反倒花費更多?由于缺乏規則約束,拼車行為會在線路、車資上引發摩擦和糾紛。如果司機繞路去接了另外的拼車乘客,難免會導致拼車費用的上漲,甚至會出現“拼車不如不拼車”的情況。

目前,“網約車收費亂象”還處于公共治理的邊緣地帶,約束司機更多地依靠網約車公司的監管;網約車公司也尚未形成有效的監管辦法,只能依靠消費者的投訴來進行“倒查”。“消費者不投訴公司不追究”的責任倒逼,一方面會讓網約車司機產生僥幸、投機心理,另一方面也只是一種“亡羊補牢”——即使消費者最終收獲了道歉、得到了補償,“網約車收費亂象”也給他們留下了心理陰影。

這邊廂,消費者對個性化、多元化的網約車有著旺盛的市場需求;那邊廂,魚龍混雜的網約車司機對“利益的蛋糕”進行涸澤而漁,切割了消費者的信任。這種短視、功利的“網約車收費亂象”即使在短期內進行了利益套現,卻損傷了網約車安身立命的根本。

修復“網約車收費亂象”帶來的信任裂痕,公司加強對司機的監管只是第一步。只有提升網約車服務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凈化網約車司機隊伍,讓消費者的出行之旅更有安全、更有品質、更加舒暢,才能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從而實現消費者、司機和網約車公司的多贏。(楊朝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收費亂象 網約車 安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一久道中文字幕在线 | 五月网婷婷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久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级乱码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