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慈善家為何樂意把錢捐給大學
雖然不時有億元以上的大額捐贈,但相對于我國龐大的高校規模,與國外相比,我國高校接受社會捐贈規模仍然偏小。
伴隨中國經濟騰飛,中國富豪不斷刷新個人財富紀錄,同時也助推了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細數近年來的大額捐贈流向,大學成為慈善捐贈的“大頭”。
大額捐贈半數流向大學
2016年1月28日,“2015中國捐贈百杰榜”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正式對外發布。作為國內機構新年發布的首份榜單,榜單顯示:“2015中國捐贈百杰榜”入榜人員總計捐贈128億元,最高入榜捐贈額為29.27億元,年度捐贈總額超過(含)1億元的24人。
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介紹說,從榜單情況看,中國富豪投身慈善的意愿與捐贈熱情并沒有因為經濟狀況不佳而有所降低。而從捐贈流向看,高校依然是接收捐贈的“大頭”。統計表明,大額捐贈中近半數流向高等教育,生態環境保護位居第二。
在2015年的大額捐贈中,約有61.72億元善款投入高等教育領域,用于高校建設、獎、助學金等項目,占捐贈總額的48.17%;近42億元捐給了各類慈善機構,并未限定所使用的領域,這部分捐贈占總額的32.75%;投入生態環境的捐贈有11.15億元,占總善款的8.70%。
從各捐贈領域的捐贈筆數來看,2015年大額捐贈的主要投向領域實質上是高等教育,其所吸納的捐贈達到95筆,約占所有捐贈總筆數的1/2。相比于2014年的61筆增加55%。
中國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長章高榮告訴記者,高校和校友捐贈已成為常態捐贈的最主要方向,“大額捐贈中由校友做出的捐贈總計達到13億元,占整體捐贈總額的10%以上,其中北大、清華等高校基金會由于其大部分捐贈并沒有公開,因此估計校友捐贈的金額占整體捐贈金額的15%左右。”
從2015年高校校友捐贈情況看,最大一筆是中國泛海控股集團盧志強向復旦大學整體捐贈7億元,創下了復旦大學校友單筆及累計捐贈金額的紀錄。此外,董鈞向清華大學捐贈2億元、馬云向杭州師范大學捐贈1億元、郭廣昌向復旦大學承諾捐贈1億元(分10年),都是不小的手筆。
盧志強向復旦大學捐贈7億元
馬云向杭州師范大學捐贈1億元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捐贈 大學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