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限童令”能否終結“星二代”一夜成名的神話?
“限童令”:劍指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限童令”無疑給明星親子真人秀澆了一盆冷水,“星二代”霸屏時代或將由此終結。
其實,給跟風嚴重的明星親子真人秀降火的呼聲早已不絕于耳。2015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于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關注普通群眾,避免過度明星化,摒棄“靠明星博收視”的錯誤認識,糾正單純依賴明星的傾向,不能把節目變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場所,不能助長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風氣;同時提出,“真人秀節目應注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盡量減少未成年人參與,對少數有未成年人參與的節目要堅決杜絕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的不良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在政策引導下,真人秀節目數量明顯減少。
同年9月起實施的新《廣告法》也做出明確規定:“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
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將通過黃金時段節目備案、各類評獎評優等管理機制進行引導調控,對于優秀的真人秀節目大力扶持,對于缺少價值和意義的真人秀節目加以抑制。
對此,樂正傳媒研發咨詢總監彭侃認為,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政策一般是針對數量比較多、市場風氣不正的節目做出限制。“顯然,明星大肆借助真人秀培育星二代并不在鼓勵范圍內。”
專家指出,“限童令”并非要限制“星二代”的未來發展,也并非取消孩子成長的平臺,而是為了確保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引導。“限童令”既是對名人子女的保護,也是對電視機前的兒童的保護。
從事綜藝節目投資的葉榕投資創始人黃歷表示,從長遠來看,真人秀節目“限童令”會對綜藝節目起到正確的引導及匡扶作用,也為尚未成年的孩子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真人秀節目在追求高收視率的同時,還應搭載更多價值內容,注入更深遠的精神內涵和社會意義。
“中國電視節目未來的發展應以社會價值為導向,電視節目應成長為文化產品,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吳聞博說。(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限童令 星二代一夜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