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這些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博物館值得你去看看
金陵竹刻藝術博物館
金陵竹刻藝術博物館
地址1:南京市博物館內
開放時間:每天9:00—17:00
地址2:南京玄武區富貴山4號
開放時間:每周一到周六9:00—16:30
沉睡的竹子根,變身新版“十八羅漢”
纖細的扇骨上,綻放著一枝梅。這是民國時期的梅花園扇骨,是金陵竹刻的代表作之一。另一個纖細扇骨上,蔥蘢的樹陰下坐著兩個小孩,他們正在對弈。這是清末民初的對弈圖扇骨。一名慈眉善目的僧人騎在牛背上,手里還拿著一卷經書,邊走邊誦,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這樣的作品共有18個,和“銅墻鐵壁”的打斗不同,他們透著一股書卷氣,堪稱新版“十八羅漢”。“這些也是金陵竹刻作品。”金陵竹刻藝術博物館館長谷正紅說,和常見的竹筒、竹片不同,這組作品依托竹子的根部形狀進行藝術創作,直觀而生動。
谷正紅與竹刻結緣是在2007年。谷正紅回憶,當年在總統府的一次展覽中了解了金陵竹刻,當時竹刻藝術的處境艱難。“我當時就想,要把400多歲的金陵竹刻保存和傳承下來。”之后,谷正紅開始選址、裝修、找藏品。
經過兩年多的籌備,金陵竹刻藝術博物館正式開展,“當時有兩百件竹刻展品”。谷正紅一邊繼續收集藏品,一邊思考竹刻的傳承和發展,把著名書畫家和竹刻傳承人搭配,繼續創作竹刻產品,開發竹刻周邊產品。
目前,博物館開設了富貴山和朝天宮兩個展館,每月有3000余名游客前來參觀。近期還將推出跟竹子親密接觸等手工體驗活動。
投入兩千萬,讓宅子穿越回180年前
熱鬧非凡的龍蟠里區域,坐落著一座古老的宅子,這是晚清思想家魏源的故居。180多年前,魏源來南京做幕僚,在烏龍潭邊上建起宅子小卷阿。解放后,40多戶人家住進宅子和園子里,改建嚴重,一片破敗。
直到2009年,金陵文化博物館館長張海受到歐洲古建保護的啟發,決定對小卷阿進行原樣恢復,尋找宅子中的魏源足跡。張海說,特意請來了南京考古隊,對1500平方米的宅子和園子進行了考古發掘,“十幾個人連續發掘了兩個月,不但摸清了房子原始建造的結構,而且發現了一些魏源的生活秘密。”
根據考古發掘的結果,張海對這片宅子進行原樣復原。恢復了園子里的路、原樣復種了小菜田和樹木,修復了腐朽的柱子和橫梁,“為配備風格相似的門窗,我們跑遍了浙江、福建、湖南等多個省市,購買了十多棟老房子,上千扇老門窗,都是魏源那個時代甚至更早的,歷時幾年終于全配齊了。”
“展陳的最高境界不是文物的展示,而是氛圍的營造。”修繕之前,張海就覺得魏源故居能營造出很好的氛圍,希望能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歷時七八年、投入兩千萬完成修繕之后,魏源故居的大門仍然沒有對公眾開放。
張海說,在他心目中,魏源故居肯定是要對公眾開放的,而且是作為博物館的形式。只是,什么時候開放,他心里也沒個數。在魏源故居,建筑本身就是一個特色。要不要放藏品?張海和合伙人開辦了金陵文化博物館,收藏有3000多件經國家文物局定過級的海外回流文物。但張海說,這3000多件寶貝,放到魏源故居并不合適。
在院落四周,可以看到探頭和鐵絲網等安防設備,“打歪主意的人從哪里來,逃跑路徑都能跟蹤到,非常先進。”但另一位專業人士提出意見,認為小偷是進不來了,但壞人可以明搶,開展的事再次擱置,行人只能隔著冰冷的鐵門,朝院子里瞄兩眼。
魏源故居目前還不具備開放條件
南京目前注冊的博物館有47家
還有一些沒備案
去年,在一次工作會議上,相關部門透露,到2020年,南京要有100家博物館。
那么,南京目前有多少家博物館?南京市文廣新局博物館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南京市注冊的博物館一共有47家,分公辦和民營兩大類,其中,民營博物館注冊的有7家,公辦博物館除了南京市博物館等屬于南京市文廣新局以外,還有行業性博物館,如中華指紋博物館等。
除了注冊的博物館外,還有一些具備開放條件,但沒有備案的博物館,加起來也有幾十家。實際上,目前南京市擁有博物館八九十家。“沒有注冊的博物館,有的在各大高校,需要預約,在特定條件下開放。最根本的問題是,他們經費和條件有限,備案的時候受到限制。”這位負責人還透露,目前,也有一些博物館正在注冊、備案中,但還不方便透露具體情況。
民營博物館對公眾免費開放
平均每年每館補助20萬元
南京市政府出臺的《南京市促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3月10日起正式施行。
非國有博物館,指利用或者主要利用非國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辦法優先鼓勵發展具有門類特點、行業個性或展示地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的非國有博物館,以及致力于搶救瀕危歷史見證物、填補領域空白的非國有博物館。鼓勵單位或個人結合重要近現代建筑及歷史建筑申辦設立非國有博物館,對依托近現代歷史建筑、舊址、故居等不可移動文化遺產實物并以其原狀陳列為主的博物館,展廳(室)面積、藏品數量要求可適當放寬。
辦法指出,對實行免費開放的非國有博物館,根據展覽面積、藏品數量、免費開放天數、年參觀人次等指標,采取因素分配法給予補助,平均每館每年20萬元。
“這個辦法出來以后,調動了社會上很多人的積極性。最近,不少人來咨詢,愿意加入到民營博物館行列中來。”南京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伴隨政策的變化,民營博物館會越來越多,有的民營博物館暫時不對外,但總會克服困難,對公眾開放的。
編輯:陳佳
關鍵詞:這些低調奢華 有內涵的博物館 值得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