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12部門印發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實施方案
二、總體思路
(一)基本原則。
1.問題導向,創新服務。以解決群眾辦事過程中“辦證多、辦事難”等問題為核心,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增強政務服務的主動性、精準性、便捷性,提高群眾辦事的滿意度。
2.信息共享,優化流程。充分利用已有設施資源,推動平臺資源整合和多方利用,避免分散建設、重復投資。加強政務信息資源跨部門、跨層級互通和協同共享,發揮信息共享支撐多部門協同服務的作用,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3.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充分調動地方人民政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行業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政策支持,促進各層級、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和業務聯動,強化制度銜接,構建跨部門、跨層級一體化的聯合推進機制。
4.試點先行,加快推廣。充分結合正在實施的信息惠民工程以及不同區域的信息化發展基礎,選擇條件成熟的區域和領域先行先試,完善標準體系和政策制度,分階段分步驟實施,確保總體工作有序推進。
(二)工作目標。
通過兩年左右時間,在試點地區實現“一號一窗一網”目標,服務流程顯著優化,服務模式更加多元,服務渠道更為暢通,群眾辦事滿意度顯著提升。
——“一號”申請。充分發揮公民身份號碼作為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作用,以公民身份號碼作為唯一標識,建成電子證照庫,實現群眾辦事“一號”申請,避免重復提交辦事材料、證明和證件等。
——“一窗”受理。整合構建綜合政務服務窗口,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受理,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
——“一網”通辦。建成網上統一身份認證體系,推進群眾網上辦事“一次認證、多點互聯”,實現多渠道服務的“一網”通辦,大幅提高政務服務的便捷性。
三、主要任務
(一)“一號”申請,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
依托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以公民身份號碼作為唯一標識,構建電子證照庫,實現涉及政務服務事項的證件數據、相關證明信息等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互認共享。在群眾辦事過程中,通過公民身份號碼,直接查詢所需的電子證照和相關信息,作為群眾辦事的依據,避免重復提交,實現以“一號”為標識,為居民“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的目標。
1.建立居民電子證照目錄。結合編制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等工作,全面梳理涉及群眾辦事的政務服務事項,逐項梳理基本流程和辦事依據,簡化無謂證明和繁瑣手續。推行群眾辦事相關證件、證照、證明等電子化,形成居民個人電子證照目錄。
2.建設電子證照庫。按照分散集中相結合原則,以電子證照目錄為基礎,啟動電子證照庫建設,在城區、街道、社區統一應用,并逐步向農村延伸,實現基礎證照信息的多元采集、互通共享、多方利用。推進制證系統、業務辦理系統與電子證照庫對接聯通,做到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同步簽發。以電子證照庫支撐各部門辦事過程中相關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復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
3.建立跨區域電子證照互認共享機制。為方便群眾跨區域業務辦理,依托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進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的電子證照互認共享,逐步實現在全國范圍內異地業務辦理。
4.研究制定電子證照法規與相關標準。積極開展電子證照相關政策的研究和試點工作,為制定電子證照相關法規和政策提供實踐依據。健全完善電子證照關鍵技術標準和跨地區互認共享標準,推動相關標準在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及所在省(區、市)的實施應用。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互聯網+政務服務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