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數字敦煌”資源庫平臺全球發布
今天,敦煌研究院宣布,“數字敦煌”(www.e-dunhuang.com)將正式上線。
自5月1日起,全球網友只要點擊鼠標,便能免費觀覽“數字敦煌”資源庫平臺第一期的內容,包括莫高窟30個經典洞窟的高清數字化內容及全景漫游。第二期預計于2017年年底上線,將涵蓋更多的內容分類與互動體驗。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樂舞(局部)。 敦煌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提供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樂舞(局部),虛擬修復后。 敦煌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提供
這個信息資源庫平臺,是敦煌研究院集文物數字化研究所(主要負責數據采集、加工和存儲)、敦煌學信息中心(負責元數據信息編目)、科研處(負責數字資產產權管理和維護)、網絡中心(負責網絡信息安全)等部門之力,向全世界敦煌愛好者奉上的一席盛宴。
敦煌研究院現任院長王旭東告訴記者,這個信息資源庫的正式啟動,是在2015年的8月;經相關團隊歷時8個月的艱苦努力,于日前構建完成平臺的第一期內容。然而,它所反映的成果,卻凝聚了敦煌研究院過去二十多年來的心血。
57窟 菩薩 初唐
經歷了1944-1949年的“看守式保護”及此后三十年的“搶救性保護”,敦煌研究院于上世紀80年代進入對于莫高窟的“科學性保護”時期,并早在1993年就開始了 “數字化保護”方面的探索。尤其在該院于2006年成立“數字中心”( “文物數字化研究所”的前身)之后,他們對于數字化技術的研究取得了一連串的突破與成果。
事實上,從敦煌研究院歷任四位院長專業的變化——常書鴻和段文杰(藝術家)、樊錦詩(考古學者)、王旭東(地質工程學者),人們就能窺斑見豹于敦煌保護方式上、由“人文”趨于“科技”的范式轉移。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數字敦煌 資源庫平臺 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 高清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