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李克強在推動一場“品質革命”
“品質革命”當然首先是市場的事,工匠精神要著落到一家家具體的企業身上。這一點常務會上說得很明白: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也就是說,電飯煲的有效供給,還得靠企業,政府不該直接管。政府應該也必須管的,是政策和制度環境的有效供給。針對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此次常務會提出:一是完善市場準入,取消不必要的審批及目錄和不合理收費。二是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導企業樹立質量為先、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立足大眾消費品生產推進“品質革命”。三是營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推進國內消費品與國際標準對標。四是強化監管,全面推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嚴打假冒偽劣,防止劣幣驅逐良幣。
一言以蔽之,推動“品質革命”,惟靠改革。當政府以工匠精神謀劃和推動“放管服”改革,創造和守護良好的市場環境,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方能以工匠精神專注于產品,“品質革命”方能漸成大觀。
古人講的境界有極高明的一條:“致廣大而盡精微”。中國經濟要邁向中高端,可謂“致廣大”。要實現這一目標,對于政府而言,改革要“盡精微”;對于企業而言,產品要“盡精微”。
當天常務會還通過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可視為一場城市的“品質革命”。國內看,長三角城市群無疑屬于高端,是我國城鎮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但若放到國際上,上海與紐約、東京、倫敦等城市相比,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化程度仍存在著差距;長三角城市群與其他世界級城市群相比,發展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如何發展?宏觀尺度的城市群,其品質提升其實與微觀尺度的消費品有相同之處:惟靠改革創新。會議提出,一要打造改革新高地,復制推廣自貿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等的成熟改革經驗,在政府職能轉變、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二要爭當開放新尖兵,大力吸引外資,集聚國際化人才。三要帶頭發展新經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良好生態。四要以生態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五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
城市群發展的“致廣大”,同樣離不開改革施策的“盡精微”。改革乃源頭活水,打造好改革這一“品牌”,產品品質、城市品質,皆從中來。
編輯:楊嵐
關鍵詞:李克強 品質革命 國務院常務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