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國園林博物館迎來建館三周年館慶

“布上青花——南通藍印花布藝術展”華麗亮相

2016年05月18日 14:14 | 作者:張春莉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與會專家認為,無論是從工藝、紋樣造型還是藝術特色上來講,此次展出都代表了中國藍印花布圖案和技藝的最高水準。

展覽在實物、文獻展出的同時,還增加了藍印花布技藝的演示互動區域,可以讓觀眾動手體驗藍印花布刻版、刮漿、染色、刮灰的工藝環節,更好的體驗、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切身感受我國傳統印染的藝術魅力。

藍印花布,又稱“藥斑布”。據史料記載,其起源于南宋時期江蘇蘇州嘉定地區安亭鎮(1958年劃歸為上海),是以傳統的鏤空版刮漿防染而成,她源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藍印花布以藍草為染料,用黃豆粉、石灰粉刮漿防染,采用手工刻版、手工刮漿、手工染色等工藝印染而成,圖案吉祥喜慶,健康質樸,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全手工的印染技藝、簡潔自然的藍白之美,更是令其聞名于世。

作為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新現擔任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1996年,吳元新在江蘇南通創辦了全國第一家藍印花布博物館。2006年。由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申報的“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遺,南通也由此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藍印花布之鄉”,藍印花布還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

吳元新向與會者介紹,藍印花布成為民間應用面最廣的生活紡織用品至少延續了近千年,是農耕文明重要的標志。他列舉,在江蘇民間,男子以穿藍衫長袍,女子以穿藍印花布為美。藍印花布曾廣泛應用于百姓的生活,伴隨著人們的一生:從初生嬰兒的襁褓布到牙牙學語時用的“五毒”肚兜,從上學蓋的“狀元及第”、“三子奪魁”的被面到結婚喜慶中用的“麒麟送子”、“和合二仙”、“獅子滾繡球”的包袱布,從平時生活中用的“吉慶有余”、“鳳戲牡丹”紋樣到年老時的“福壽雙全”、“鶴鹿同春”圖案的帳檐,百姓們將自己所有的精神愿望都寄托在最常用的藍印花布中,“這些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紋樣,造型優美寓意美好,表達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為了讓藍印花布能重回現代人們的生活中,40年來,吳元新設計創新了近千件藍印花布現代作品,其中有多件作品被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收藏,還先后獲得了40多項外觀設計專利。在保持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藍印花布已由原來的單面印染發展為雙面印花,由藍白單色發展成復色,面料由棉布發展為真絲,不斷豐富拓展藍印花布的形式載體,已形成藍印花布包袋、鞋帽、圍巾、桌布、壁掛、服裝等十大品類。作為感知中國的文化符號,南通藍印花布作品還多次在美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比利時等國家進行展演活動。

有關專家指出,吳元新是藍印花布的搶救者和保護者,是傳統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的傳承人,更是藍印花布的研究者,是藍印藝術這一圣地的忠誠守望者。誠如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先生所說:“我們需要有像吳元新這樣的一些人,有這樣的文化視野,有這樣的文化眼光,有這樣的奉獻精神,有這樣的責任感,站出來守護我們的文化、弘揚我們的文化。今天我們給元新更多的是光榮,明天更大的是壓力。但我相信,元新不會叫苦,因為他每一分鐘都要講藍印花布這四個字,他怕一不講,藍印花布就沒了。”

事實上,吳元新為了藍印花布的可持續傳承,先后培養了20多位傳承人,并讓自己的女兒女婿一起做藍印花布。在做好藍印花布保護和技藝傳承的同時,他還女兒吳靈姝用了近10年時間編著了國家重點圖書《中國傳統民間印染技藝》和《南通藍印花布》等十部專著,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課題,系統的研究藍印花布以及民間傳統印染的歷史、圖案、工藝等,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更好的傳承和研究藍印花布工藝。

談到傳承、保護藍印花布的初衷,吳元新表示,目前社會正處于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迅速轉型的時期。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外來五彩化學染料廣泛應用,使得傳統的紡織印染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曾經衣被天下的藍印花布也面臨著瀕危境地,全國大部分印染作坊都逐漸停業,印染技藝人員大多改行,“而在當時交通相對閉塞的江蘇南通,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南北交融的民俗風情,使南通藍印花布在發展傳播的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風格,并成為國內唯一不間斷傳承藍印花布的地區,藍印花布技藝在江蘇南通得到了原汁原味的保護和傳承。”

如今,傳承了千年的布上青花,又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帶著淳樸典雅的江海風韻走上了國際舞臺,走進了中國園林博物館展,綻放著藍白藝術的古老魅力和時代氣息的別樣美麗……

編輯:陳佳

1 2

關鍵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布上青花 南通藍印花布藝術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高清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三级精品视频 | 亚洲色中文字幕先锋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影院 | 婷婷久久狠狠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