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豐衛祥: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要和時間賽跑
“各唱各調”讓傳統村落保護推進緩慢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而要辦成大事的前提是上下勠力同心,形成合力。
豐衛祥認為,目前保護傳統村落各相關部門雖然有了共識,但尚未形成合力。
從貢山縣來看,近幾年各級政府已安排了一批“怒族特色村寨建設項目”、“民族旅游特色村寨建設項目”、“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等幫扶項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豐衛祥表示,由于缺少統一規劃和責任主體,目前資金分散在各個部門,建設地點、內容和規模不盡相同,大家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有些項目重復、交叉建設,有的地方按一般村莊的簡單模式實施民族村寨項目建設,民族村寨與普通村莊風格趨同,未能有效發揮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貢山縣屬于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財政收入有限,目前很多項目都是靠國家、省和州財政支持。豐衛祥表示,雖然從2009年起,國家民委與財政部實施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已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數億元,在全國28個省區市開展試點,但目前各級政府對于傳統村落保護的投入相對不足,加上資金使用效率較低,保護工作推進速度仍然較慢。
傳統村落保護要發揮群眾主體作用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護中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舉措。豐衛祥連續數年呼吁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再次提交了《關于加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的提案》。
中央明確要求加強傳統村落保護,但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喊得多、做得少。這兩年他總算看到了希望。
2007年,云南省政府將丙中洛鎮列為怒族傳統文化保護區,這一地區的安居房建設已全部暫停,怒族傳統村落得以有效保護。近幾年,云南省、怒江州和貢山縣紛紛出臺文件,強調傳統村落保護。今年4月和5月,怒江州政府和云南省政府領導分別就傳統村落保護到貢山縣考察。
與怒族一樣,全國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村落都面臨被破壞,甚至消失的境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保護文物也是政績。傳統村落雖然不全是文物,但它們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所以,保護好傳統村落同樣是政績。”豐衛祥建議,各級政府應制定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工作規劃,并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對于傳統村落集中地區,還應作為政府部門的政績考核內容;同時明確責任主體,建立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在項目、資金、技術、政策上保持協同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此外,應組建專家團隊,對民族村寨進行準確定位、科學論證、規劃評審,提高保護、建設、利用工作的科學性。
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的主體是群眾。豐衛祥建議,加大宣傳力度,解除群眾特別是重點保護區群眾的后顧之憂,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他們開展傳統建筑的節能改造和功能提升,使他們由“要我保護”變成“我要保護”,形成村民積極擁護、支持保護、建設傳統村落的社會氛圍。
豐衛祥還建議,要正確處理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深入挖掘傳統文化遺產的資源價值,在延續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旅游等特色產業,增加村民收入。應以傳統村落建設為平臺,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項目為載體,吸引社會資本介入,統籌安排、積極推進,在未來5~10年,讓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為了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為了給更多人留住鄉愁,我們需要和時間賽跑。”豐衛祥相信,只要有規劃、有舉措,上下一心,這場賽跑一定能贏。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豐衛祥 全國政協委員 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 村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