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戴秉國:對戰略對話的幾點思考
提高開展戰略對話的能力和水平
搞好戰略對話,需要不斷加強學習。周恩來同志說過,外交是一門藝術。戰略對話是對外交官政治水平、政策水平、戰略思維、文化修養、人格魅力、語言藝術、業務素質等要求比較高的外交工作。掌握談判對話的藝術不易,嫻熟運用就更難,需要用心學習、思考、琢磨和積累,包括虛心向對話伙伴學習。不僅個人需要學習,國家也需要學習。應學習全面思考分析歷史潮流的趨向,正確判斷世界發展趨勢,冷靜評估我國的發展水平和國際環境,正確制定和妥善實施對外政策;持續思考怎么做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外交官,怎么更好地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怎么更好地同世界上其他國家打交道,怎么把各種戰略對話搞得更加有聲有色,怎么培養造就同我國外交事業更大發展相適應的外交家、政治家、戰略家。在這些方面,要做的事情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
提高開展戰略對話的能力和水平,有賴于構建中國自己的外交學理論體系。1949年11月8日,周恩來同志在新中國外交部成立大會上說過:“我們現在還做不到講外交學,但是將來,我們一定要建立中國自己的外交學,系統的、科學的外交學。”今天,作為一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的社會主義大國,一個加速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進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理應著手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思想內涵深厚的外交學理論體系,即周恩來同志所說的系統的、科學的中國外交學,用以指導今后的中國外交。為此,需要對新中國外交史進行系統研究和總結。在此基礎上,還要系統整理和研究先秦以來中國歷史上涌現的各種外交思想。毛澤東同志說過:“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毫無疑問,在這份珍貴的遺產中,也蘊含著卓越的外交智慧和深邃的外交思想。實際上,這些思想和智慧深深影響了我們當前的各種戰略對話,也必將影響未來的戰略對話。
我們同各大國啟動和展開戰略對話的最近10年,正是中國大發展的10年。回顧一下歷史,自鴉片戰爭后的100余年中,有哪一個大國曾倡議同中國進行類似今天這樣的戰略對話呢?沒有!因為人家瞧不起你,認定你沒有同它進行戰略對話的資格。只是伴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快速提升,才有大國開始有意同中國進行戰略對話與溝通,進而有大國積極謀求同中國建立戰略對話的機制,最終我們同各大國和國家集團的戰略對話都開展起來了。事實表明,要確保對話可持續并更有效進行下去,最根本的是我們中國人要萬眾一心,繼續下功夫辦好自己的事情,使國家更加繁榮昌盛、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對人類和平、發展、進步事業的貢獻更多更大。須知,一個窮國、弱國,一個缺乏國際貢獻和影響力的國家,即便再大,也是沒人有興趣同你搞什么戰略對話的。
我國過去10年同各大國的戰略對話,是新形勢下我們同外部世界開展戰略溝通的一些探索和嘗試,還大有文章可做。展望未來,中國與外國、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將發生許多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新變化、大變化。與舉足輕重的大國進行深度戰略溝通和思想交流,努力從大國對華戰略和政策的源頭上,即世界觀、中國觀、安全觀、利益觀、價值觀及思維方式等層面施加積極影響,始終是中國外交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與時俱進地堅持好、運用好、發展好、完善好戰略對話這一新型外交形式,必定大有益于中國,也大有益于世界。
(作者為原國務委員)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戴秉國 戰略對話 維護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