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黃新:火紅的印跡 火紅的傳承
做一名不辱使命的共產黨人
父輩的浴血奮戰,自己的戰場親歷,都讓戎馬一生的黃新對這支軍隊充滿了高度責任感。無論在哪個崗位,無論是在職還是榮休之后,他一刻也沒有停止思索。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后,黃新創作了長篇報告文學《血染的豐碑———一位指揮員塵封二十年的報告》一書,近百萬字的作品,謳歌了戰士的英勇,也沉淀了自己的思索。
后來,他在國防大學就職,開始從戰略高度關注國家安全和部隊建設。“我們現在遇到的挑戰是空前的,傳統安全中包括領土、領海、領空,海洋權益;非傳統安全中包括經濟、政治、信息、能源、金融、文化、社會公共安全,這些方面都面臨巨大的挑戰。”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在職研究生班畢業時,黃新撰寫的論文《論新軍事革命與戰略對策》受到導師的高度認可,在導師建議下,他又將這篇5萬字的軍事論文擴展成一本書,一本有現實意義的軍事專著。
2003年首次出版后,各方求書不斷,黃新將此書先后五次再版。此書榮獲國家圖書獎,與《安危之道》一同被確定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軍事學重點科研項目。而他撰寫的論文《關于對新時期空軍戰略思考》《論空軍人才發展戰略》獲空軍軍事理論研究成果一等獎。這些年來,他筆耕不輟,在國內外報紙雜志發表了百余萬字的學術理論文章,為部隊建設作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
黃新曾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每年兩會,他都會重新梳理自己的積累,為國防建設建言獻策。非兩會期間,遇有考察調研,只要時間允許,黃新一定積極報名參加,走邊防、看海疆,發現和查找問題,提出建議查漏補缺。
就在記者采訪時,黃新還語重心長地提到,希望部隊人才的培養,要逐漸由“重點培養、重點選拔”向“普遍培養、重點選拔”過渡,這樣有利于更多人才脫穎而出,為部隊的建設服務。殷殷話語,語重心長。
在黃新看來,這既是自己對所熱愛的國家、人民和軍隊的拳拳之心,更是對父輩們當年前仆后繼、無私奉獻精神的血脈延續。他還希望自己和百歲的母親一樣,做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做一個無愧于國家和人民的人。
黃新簡介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空軍中將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原副政治委員。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黃新 父親 母親 岳父 共產黨人 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