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更具深情厚誼 愈加務實開放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聯誼活動在西安舉行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聯誼活動開展以來,校際合作變得日益頻繁而深入。”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是彼此之間高教合作發展的“見證者”之一。各地高等教育正是在這樣相互借鑒和啟發的節奏下,共同走到今天。
瞄準“一流”不斷擴大共識
凝聚力,還來自于大陸、臺灣和港澳地區對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共識。
在美國生活36年,在美國知名大學教書18年,如今是臺灣新竹交通大學校長的張懋中,就任后每年都來參加聯誼活動。“我在美國時間太久了,需要多向同仁們學習。回來臺灣后我也常常在思考大學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大學的任務是什么?大學的未來之路在哪里?”在張懋中看來,大學校長聯誼活動恰逢其時地為他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平臺。
在這里,校長們從天南海北聚在一起,每年設置一個高等教育發展中的熱點議題,以“校長論壇”的形式,進行深入溝通探討。從“共同推進教育合作”、“共同弘揚和發展中華文化”、“大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等,到此屆論壇主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論壇主題越來越務實,越來越與國家社會發展緊密融合,這是大學發展的需要,也是大學校長們關注的需要。
“當今社會已經發生了深刻變革,信息化的到來,使得年輕人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到他所需要的最新知識。相反,我們大學教授的課程卻不能保持與社會發展的全新同步,顯得有些脫節。”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是此次聯系活動的“東道主”,在論壇上他也提出了對一流大學建設的交大思考與實踐。為此,西交大在新校區專門設立了23個研究院、108個研究所,對接行業產業的最新需要。
對于臺灣和香港而言,建設偉大的大學過程中,生源數量的逐年銳減是他們最為憂慮的事情。
由于人少大學多,臺灣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基本達到百分之百。但臺灣政治大學校長周行一并不諱言,今年臺灣地區大學入學人數創下新低,且不會逆轉。隨著出生率降低,以后大學可能越來越招不到人,因此高等教育也在謀求轉型。“臺灣的158所大學基本都很接近,沒有什么差異化,現在必須要考慮差異化發展,尋求特色教學。”
談困難、說疑惑、聊思路,謀發展。校長論壇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論壇”,大家自由放松地圍坐在一起,傾聽彼此學校過去一年里的新發展以及新問題,一起出主意想辦法,既錦上添花、也雪中送炭,溫暖得就像一個“大家庭”。
在這個“大家庭”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唯一的一個西方面孔———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
在今年的論壇發言中,這個一年前還一句中文都不會的西方人,堅持用現學現賣的“蹩腳”中文發表了長長的感言,讓大家既歡笑又感動。“他一直在努力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為的就是能跟校長們更自由深入地交流。”負責與內地、臺灣、澳門交流合作事項的香港大學事務總監黃依倩說。
在高等教育上面臨同樣問題,馬斐森認為,當前國家發展為院校帶來了更多合作機遇,要進一步擴大國際招生和相互合作,促進與內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院校的學術、文化交流。
編輯:秦云
關鍵詞: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聯誼活動 西安 民盟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