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科研經費松綁后還需廣開源路

2016年08月04日 09:08 | 作者:張田勘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在德國,非盈利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向來不曾被人小覷。這些非盈利科研機構都是以研究促研究和以研究養研究,它們占據了德國、乃至是整個歐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領域的“制高點”。

科研經費看起來不少,用起來有時候卻顯得“蹩手蹩腳”。為此,中辦、國辦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這個意見和不久前中國提出的科技強國規劃有密切關系。這個規劃是,加強科技研發投入,到2020年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科學技術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引擎,不過科研沒有錢又是萬萬不行的,只有在研發上加大投入,才有可能讓科研成果頻出并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推動一個國家成為創新型的國家,使得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比翼齊飛,并提升每個公民的生活水平。

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的共同特征是:科技進步貢獻率在70%以上,對國外技術依存度指標在30%以下、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但是,中國現在的這三個數值前兩個分別是40%、50%,還達不到創新型國家的標準。不過,我國目前在研發投入已經有了長足發展,已達到2%。

這些年來,我國在科研經費上的投入不可謂不大,例如,去年全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已為1.4萬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GDP之比)已達2.10%。不過,換算成美元約為2115億美元,仍只占世界第二。美國仍然以4561億美元的投入雄踞世界第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2015年科學報告:面向2030》統計,美國用于研發的投資占全球28%,依舊處于領先位置,中國緊隨其后(20%),超越歐盟(19%)和日本(10%)。占世界人口67%的其他地區僅占全球研發投資的23%,但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新興國家用于研發的投資正在迅速增加。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發經費中,中國企業的研發經費所占比例已超過美國,在中國的1.4萬億元研發投入中,企業研發經費為1.1萬億元,占78.57%;政府所屬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研發經費約3000億元,占21.43%。在美國4561億美元的研發經費中,企業研發投入達到3225億美元,占總額的71%。

可以看出,美國企業界的研發貢獻并非“一時興起”,而是一以貫之。例如,2003年至2013年,美國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美研發總投入的比例均在68%-74%之間。中國企業的研發經費雖在逐年上升,只是在2015年才達到70%以上,中國還需要持續保持這個勢頭。

不過,就單個企業的研發投入,在2015年全球研發投入最多的20家企業中,沒有一家中國企業上榜。亞洲有兩家上榜,美國企業的研發投入在這個排行榜中最多,達到11個,歐洲其次,達到7個。這表明,盡管中國的總體研發投入已在奮起直追,但與美國和歐洲相比,單一企業的投入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同時,從中國的研發投入來看,還需要廣開源路。至少與德國相比,我們還缺少了非盈利機構的投入。德國的企業、高校和非盈利科研機構是研發的3大支柱。2012年德國的研發經費是791.1億歐元,其中企業的研發投入經費約為537.9億歐元,高校約為139.8億歐元,非盈利科研機構約為113.4億歐元——雖然這筆錢僅占德國研發總投入的14.33%,但也是一股了不起的力量。

在德國,非盈利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向來不曾被人小覷。目前具有代表性的4大骨干科研機構分別為亥姆霍茲聯合會、馬普學會、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和萊布尼茨科學聯合會。其中,最大的是弗勞恩霍夫協會(也是歐洲最大)。該協會主要采取“合同科研”的方式承擔來自企業的科研任務,隨著市場的變化來進行調整和設立重點科研項目,以促使研究成果能夠快速有效地轉化為提高經濟的手段和適應市場的產品。

其實,這四個科研機構都是以研究促研究和以研究養研究,它們占據了德國、乃至是整個歐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領域的“制高點”。這一點是我們亟須學習的,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等都有實力和條件成為研發投入的非盈利科研機構。

跟歐美等國相比,我們盡管在研發投入上有了大量增長,對科研資金的使用也進行了“松綁”,但要看到,中國的一線科研人員離不差錢還比較遠;而且,不僅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更要注重科研資金的轉化率。因此,中國的研發投入還需要在放量和轉化效果上做文章。

□張田勘(學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科研經費 放權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人人搡人人爽国产精品 | 久久er99精品 | 婷婷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