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陳秋強:鄉賢文化的持燈者

2016年08月11日 15:34 | 作者:嚴紅楓 陳榮力 劉金平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一路風光一路歌”

回顧歷史能夠發現:歷代鄉賢,代替或配合官府處理大量社會“公共管理”事務,包括架橋修路、挖渠筑壩、搶險救災、尊師重教、純化風俗、定分止爭、穩定秩序等。然而,由于各種原因,鄉賢文化自明清以來,開始由盛轉衰,近于凋敝;鄉賢群體發揮作用的空間也愈加逼仄,近乎消弭。

無論是傳統的鄉賢,還是新鄉賢,都是鄉村先進文化的代表,時代倡導鄉賢文化,就是需要積極尋找那些代表著鄉賢文化的新鄉賢,讓他們帶領和指引著鄉賢文化不斷走向新的高度。

在陳秋強的帶領下,上虞鄉賢研究會名聲漸起,但他心里十分明白:文化作為軟實力,只有服務于經濟建設,服務于社會發展,才能產生固有的影響,發揮軟實力的作用。

于是,依托鄉賢文化服務上虞經濟建設,服務上虞社會發展,成為陳秋強和鄉賢研究會工作的重頭戲。

2003年,上虞母親河曹娥江十八里景觀帶建設在即,時任上虞市長的徐文光點名陳秋強和鄉賢研究會負責十八里景觀帶文化策劃。

對這一任務,陳秋強看得很重。

那段時間為了創意策劃十八里景觀帶中以鄉賢文化為題材的三組大型雕塑——“舜會百官”“東山雅聚”“春暉集賢”,陳秋強夜以繼日地找資料、寫文案,開智囊會、跑雕塑院,頭發明顯白了許多。

景觀帶建成后,這三組雕塑奪得了全國城市雕塑優秀獎,十八里景觀帶亦躋身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如今走進上虞,無論在文化景點、旅游景區、道路景觀,還是鄉村文化設施乃至一些農副產品中,到處可以看到陳秋強和鄉賢研究會花的心血、參與的足跡、留下的印記。

大舜廟的重建、祝府景區的興建、大龍山的開發是如此,“中國孝德文化之鄉”的申報、中華孝德文化園的建設、七路一門的靚化工程是如此,“四季仙果”品牌的打造、“覺農仙毫”“白馬湖醉魚干”等農副產品的策劃同樣如此。

2008年上虞鄉賢研究會被浙江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浙江省首批“文化建設示范點”,是僅有的一個民間組織。

陳秋強說:“如果鄉賢研究會也算一張名片的話,文化+服務才能成為金名片。”

一組數字或許能為這張“金名片”提供更好的佐證。

15年來,上虞鄉賢研究會共主辦或承辦“紀念鄉賢杜亞泉誕辰140周年暨學術成就研討會”“鄉賢章學誠逝世200周年紀念大會”“國學大師馬一浮誕辰120周年紀念會”“東山文化國際研討會”等鄉賢文化活動30余次。撰寫出版《上虞鄉賢文化》《謝安家世》《舜水長流》《上虞文史資料選粹》《上虞孝德文化》等鄉賢文化資料、研究書籍30余本。在全區中小學成立了57所少兒分會,還在近年成立10個上虞鄉賢研究會鄉鎮分會。繼“2014鄉村治理現代化高峰論壇”在上虞召開后,目前上虞全區有各類鄉賢參事會93個、鄉賢會員達1841名。

近年來,上虞全區由鄉賢出資的公益基金達到180余個,涉及文化、教育、養老等領域,本金總額達18億元。截至2015年9月,上虞“虞商回歸”工程共引進各類回歸項目145個,到位資金116.6億元。

“在傳承、弘揚和復興鄉賢文化中,我只是一個持燈者,能照亮的或許只是一段路程。如何才能夠重現鄉賢文化,重新捕捉到鄉賢文化的真諦,這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核心內容。好在現在加入鄉賢研究會的人越來越多,政府和社會對鄉賢文化的重視和支持更是力度空前。有無數持燈者源源不斷的接力,鄉賢文化定能長久庚續,星火燎原。”

說這話時,已73歲的陳秋強,飽經風霜的臉上一片欣慰。

(記者 嚴紅楓 通訊員 陳榮力 劉金平) 

編輯:邢賀揚

1 2 3 4

關鍵詞:陳秋強 鄉賢文化 鄉賢研究會 傳統文化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秋霞国产日韩91视频 | 亚洲精品首页在线播放 | 亚洲va一区动漫 | 亚洲性色AV乱码字幕无线观看 |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