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正確理解和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08月18日 10:47 | 作者:徐鵬程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黨中央作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后,各地區各部門認識不斷提高、主動開展工作,成效逐步顯現。但同時,一些地方和部門對這場改革的內涵和措施還存在誤解,如果不及時厘清,將會影響改革的推進。

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存在的幾種誤解

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刺激經濟。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一部分人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目標就是拉抬經濟,為此應該出臺更多刺激經濟發展的舉措,持這種看法的人沒有從深層次看到,結構性調整才是這場改革的實質和內涵。

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手段是降稅。當前企業綜合成本較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降成本”,一部分人認為最有力的改革措施莫過于普遍性降稅,用降稅激活經濟,持這種看法的人沒有從本質上看到“降成本”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

三是供給側與需求側是對立的。一部分人認為既然強調供給側就說明需求側不重要甚至過時了,所以政策的著力點都應該放在供給端,持這種看法的人沒有從微觀層面上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復雜性,也割裂了供給與需求相輔相成的有機聯系。

四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使經濟很快增長。一部分人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沒有看到作為結構性調整的改革,其過程具有復雜性、長期性的特點。

正確處理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幾種關系

一是處理好供給與需求的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一刀切”,需求管理仍然很重要。

二是處理好短期與長期的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長期利好經濟發展,但去產能、去庫存等措施的實施可能會對短期經濟增長有一定影響,對此必須有充分的認識和預期。

三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必須充分認識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政府的作用是引導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規范經濟行為。

編輯:秦云

01 02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常態 供給 需求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欧美麻豆精品 | 亚洲乱码尤物193yw | 天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婷婷丁香五月天婷婷 | 日韩中文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