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全)
國際金融架構
支持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強化國際金融架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自成立以來,G20就致力于推動國際金融架構改革,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改革。加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國際經濟和金融機構的發言權和參與度,與支持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緊密相連(可持續發展目標10)。G20也已采取措施加強全球金融體系韌性,同時保持其開放和整體架構以及有效的全球金融安全網。G20已決心提升主權債務重組進程的有序性和可預見性,加強債務可持續機制并持續關注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穩定。(可持續發展目標17;《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103、105-107、109段)
G20支持創立更穩定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努力,將與有關國際金融機構在其相應授權內,共同有效回應宏觀經濟和金融風險,響應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需要。G20致力于一個強勁的、以份額為基礎的、資源充足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并期待在2017年年會前完成第15次份額總檢查。G20同樣期待世界銀行集團根據商定的路線圖和時間表落實股權審議。
增長戰略
G20增長戰略在諸多可持續發展目標上(可持續發展目標1、8、10;《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4、105段)可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要貢獻。通過這些戰略,G20旨在于2018年前將整體國內生產總值額外提升2%。這將產生正面外溢效應,在開放和融合的全球經濟中增加總需求,推動非G20經濟體增長。現有的增長議程推動全面落實G20增長戰略并進行監測,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確保實施相互支持的需求和供給政策以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并減少下行風險,強化公共和私營部門高質量投資,采取集體和國別的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政策。這些都是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關鍵。
G20決心為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及共享繁榮創造條件。G20將確保包容增長和可持續發展議程相互支持,將繼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合作,幫助減輕潛在風險、增強合力、提升生產率。
氣候資金和綠色金融
氣候變化是當代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其負面影響削弱了所有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正如G20成員在《巴黎協定》框架下所作出的貢獻,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目標13)及其影響是G20優先工作。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再次號召及早落實《巴黎協定》,重申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就氣候資金作出的承諾和其他國家的聲明。G20協調人在廣州會議上一致通過了關于氣候變化問題的主席聲明,承諾將盡早簽署并實現《巴黎協定》早日生效。在維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主渠道作用的同時,自2012年開始G20氣候資金研究小組根據其職責使命,就如何有效提供和動員公共和私人資金以推動氣候適應和減緩行動展開討論。綠色金融有潛力發揮關鍵作用,動員私人投資以應對我們面臨的氣候和發展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G20氣候資金研究小組明確了G20在綠色金融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制定了供各國自愿考慮的政策選項。
G20將繼續緊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推動《巴黎協定》及早生效和落實,鼓勵提供和動員更多資源應對氣候變化,鼓勵資金流向低溫室氣體排放和具有氣候韌性的發展。G20號召多邊開發銀行和發展融資機構將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納入發展戰略,并鼓勵多邊開發銀行提交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計劃。G20將繼續研究并深化有關政策選項,增強金融體系籌集私人資本開展綠色投資的能力。
創新
由新理念、新工序、新技術、新生產方式和新業態等構成的創新是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創新也可確保增長的包容性。除經濟和商業影響外,創新有助于應對本地和全球社會與環境挑戰。刺激創新可成為推動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引擎(可持續發展目標8、9)。2016年,G20制定了創新增長藍圖,旨在加強創新、新工業革命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將推動經濟增長和創新,彌合有關領域鴻溝,強化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措施(可持續發展目標17;《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114-124)。
G20成員鼓勵在廣大行為體和利益攸關方參與下增強各自國家創新體系的合力與合作,打造有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G20將加強合作,營造促進合法取得科學技術的全球環境,推動在相互同意和自愿的條件下促進知識分享,加強可持續發展領域創新良好實踐的交流。G20支持通過聯合國技術促進機制加強技術合作以實現可持續發展。G20同時強調開放貿易和投資機制對促進創新的重要性,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G20將致力于促進創新、新工業革命和數字經濟并特別關注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需要,以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
全球衛生
G20認識到衛生是維持社會經濟穩定的要素之一,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目標1、3、5;《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第77段)。強大和有韌性的衛生體系對應對當前和突發全球衛生挑戰至關重要,有助于建立高生產率的勞動力、穩定的社會保障網并最終建成一個繁榮的社會。傳染病爆發等衛生威脅可使衛生體系過載并外溢到其他領域,中斷經濟運行并阻礙可持續發展。2014年,G20領導人發表了針對埃博拉疫情的聲明,號召所有國家同G20一道動員資源,為應對傳染病威脅做好國家、區域和全球準備。2016年,G20成員圍繞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的行動進行了討論。
G20承諾支持國際社會采取的全面管控健康風險和危機的行動,包括從健康風險預防和早期識別到有效應對和康復行動,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有關行動以及《國際衛生條例》。G20將繼續支持就加強全球和國家衛生體系的可持續和創新融資采取國際行動。G20認為需要以完善、統一、協調的方式強化衛生體系,促進衛生服務的普遍覆蓋,為提高公共衛生水平、應對全球健康威脅奠定基礎。
加強G20可持續發展政策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G20作為領導人級別論壇,可以制定落實行動計劃所必需的、覆蓋所有政府部門的舉措。G20框架下所有相關工作機制和工作組通過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各自工作,能夠為落實行動計劃作出貢獻。G20將制定綜合舉措,使其工作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緊密融合,加強政策的一致性,為在三大領域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盡可能地作出最大貢獻。
每個G20主席國將設定推進落實行動計劃的優先領域。G20協調人將同財政副手一道,發揮領導作用,為各工作機制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戰略指導,并保證各工作機制間的協調和對話。
發展工作組將繼續在自身優先領域發揮領導作用,支持協調人推動G20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開展,同其他工作機制加強配合,幫助其深化對自身重點工作的認識,以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有關成果。
發展工作組的具體職責已在附件A中列出。
問責和參與
G20將根據每屆主席國“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優先事項推動相關成果,同時對未來主席國設定或增加優先和重點議題保持靈活。
發展工作組將通過其現有的問責框架,每年發布年度工作報告,每3年發布全面責任報告。報告將重點關注G20可持續發展集體行動落實情況。每個相關的工作組或工作機制對自身工作推進情況負責,并通過G20問責機制和程序跟進落實情況。每個相關工作組或工作機制可與發展工作組分享行動進展信息,為發展工作組編制問責報告提供支持。G20確保建立一個連貫、合理、可信賴的問責機制,以支持發展工作組編制報告。
G20認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全球后續落實和評估工作應由聯合國主導,且2016年各國可能只處于制定落實計劃的初步規劃階段。G20支持聯合國有關進程,承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在全球后續落實和評估過程中發揮的中心作用。G20成員的集體和國別行動將避免同聯合國框架下的報告形成重復。
G20將同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國際組織、民間社會、私營部門及其他相關組織深化合作伙伴關系,以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伙伴關系,確保高效落實行動計劃。
國別行動和互學互鑒
在制定務實且富有雄心的集體行動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同時,G20成員還將率先垂范,自愿分享各自正在落實、初步設想或已規劃完成的行動或進程。為促進G20成員之間及與其他國家之間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和良好實踐,G20成員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領域分享各自國別行動和經驗:
增強公眾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議程與新出現問題相關性的認識;
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國家決策;
讓多利益攸關方參與到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規劃制定過程中;
建立橫向政策(打破部門藩籬)和縱向政策(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本土化”)的一致性;
資金支持和能力建設;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后續落實與評估;
提高在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過程中的風險適應能力;
支持低收入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G20成員自愿提交的國別行動已在附件B中列出。
附件A:加強G20的一致性和協調-發展工作組的職責(略)
附件B:G20成員國別行動(略)
編輯:楊嵐
關鍵詞:公報 G20峰會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