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辜勝阻出席國際金融論壇全球年會并發表演講
9月1日下午,應國際金融論壇(IFF)邀請,辜勝阻副主席出席了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第13屆全球年會,并在“F20:發揮中國與新興經濟體作用”專題討論環節發表題為《中國供給側改革與全球金融治理》的專題演講。
辜勝阻首先就當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分析。他認為要理解和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準確把握“三大關鍵詞”和“三大任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大關鍵詞”。一是“供給側”,強調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供給側,而不是傳統的依靠人口、土地等紅利或者投資驅動的供給側。二是“結構性”,強調是針對中國經濟中的結構性矛盾進行結構性改革。三是“改革”,改革本質上是要提供一種制度的供給,供給側不僅要通過創新來驅動供給,還要靠制度的供給。
與“三大關鍵詞”對應的“三大任務”。首先,是優化供給結構。通過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優化供給結構。一要清除無效供給,化解過剩產能。二要改造落后供給、提高供給質量。三要創造新增供給,釋放新需求。四要擴大短缺供給、增加公共產品供給。五要強化制度供給,處理好政企關系。其次,是創新驅動供給。強調要依靠創新驅動來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特別是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最后,改革引領制度供給。制度創新是“解放生產力”最關鍵的創新,它會打開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空間,使市場總各主體的活力競相迸發。總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優化供給結構”、“創新驅動供給”、“改革引領制度供給”三者的有機統一。
同時,還要提防認識上的“三大誤區”。一是不能把供給和需求二者對立或割裂起來。二是不能把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供求學派理論混為一談。三是不能簡單認為供給側改革就是擴大供給或者淘汰過剩供給。
編輯:秦云
關鍵詞:辜勝阻 國際金融論壇全球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