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執行約40年的供暖“時間表”能否提前?

2016年11月03日 15:17 | 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現在極端天氣多,北方往往10月底就很冷。冷不冷應根據老百姓的真實感受。為什么必須是5天?難道連續4天低溫就只能挨凍?”朱莉說。

北方其他地區也有類似情況。銀川市供熱條例規定,采暖期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但10月26日寧夏多地突降大雪,氣溫驟降。寧夏大學南校區多位學生稱,這么冷的天氣卻沒有提前供暖,同學們縮在教室里瑟瑟發抖,根本沒法安心上課。

銀川市供熱物業管理辦公室統計數據顯示,26日氣溫驟降后,該市已有20家供熱面積達1000多萬平方米的企業于27日正式供熱,但記者了解到,銀川供熱總面積達6900萬平方米,也就是說只有七分之一的面積實現了提前供暖。

沈陽市沈河熱力公司生產總經理石平說,集中供暖達到溫度穩定往往時間比較長,提前一些時間有助于提高供暖質量。以沈陽為例,這些年一直倡導根據溫度提前供暖,同時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在提前供暖期間,一些大型企業對暴露出的不足及時改正,提高了正式供暖的服務質量,用戶投訴率明顯下降。

集中供暖部分從福利轉為自費,多地已嘗試提前供暖

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教授陳超說,北方集中供暖體系形成于建國初期,從供暖方式到理念基本都參照了“蘇聯模式”,包括規定連續5日平均氣溫低于5攝氏度即可供熱。再加上根據北方各地當時的天氣情況,逐漸固定下來了供暖周期。基本供暖架構形成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了。

鄭立均說,現行供暖標準沿用了好幾十年,而現在的生活條件、人口體質包括天氣狀況,與當年相比都已經有了巨大變化,所以應該因時而變,讓供暖時間不再固化。

“以前老百姓更多追求溫飽,現在則要更加舒適,對供熱時間和室溫有了更高要求,提前供暖的要求能夠理解。”鄭立均還強調,當初的集中供暖屬于福利性質,現在逐步過渡到自費使用,所以服務應該更加靈活和市場化。

事實上,北方各省市近年來都陸續嘗試提前供暖。今年已有吉林、寧夏、遼寧、甘肅、陜西等地在局部區域實施了提前供暖。負責寧夏石嘴山市大部分城區供暖的星翰熱力公司黨總支書記許挺進說,一周前突然降溫那一天,市政府下通知要求當天18點必須全部供暖,公司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任務。

按照規定,沈陽11月1日起才正式供暖,但一些小區提前6天就陸續開通暖氣。鐵西區居民金英感慨道:“這幾年都是十月下旬就開始冷了,如果沒有暖氣,實在太難熬了。供暖公司能夠提前供熱,老百姓非常歡迎。”

編輯:梁霄

< 0 1 0 2 0 3 >

更多 時事新聞

更多 閱讀推薦

更多 延伸閱讀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黄a网站 | 亚洲欧美久久久精品 | 日韩精品网曝流出久久 |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特刺激大片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免费h片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原创国产中文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