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2016美國大選:川普贏了!274:222
3對華貿易政策的可能發展方向
3. 1美國對華貿易政策歷史
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選擇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約,既要考慮美國對外戰略的變化以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轉變,又要考慮中美政治、經濟關系的制約。從經濟角度講,中美貿易政策的選擇要著眼于保護美國國內產業的發展和就業;從政治角度而言,貿易政策的選擇要在遏制中國崛起和中美國際事務合作上尋找一個平衡點。
美國大選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中美在政治上處于敵對狀態,美國對中國施行“遏制”貿易政策,對中國實施經濟封鎖和貿易禁運政策,推行美、日、東南亞相結合的三角經濟構架政策,將中國排斥出亞太經濟圈。
1972年中美關系實現了正常化,美國對華貿易政策也從封鎖和遏制走向了合作與開放。1979年7月中美政府簽訂了《中美貿易關系協定》,相互給予了最惠國待遇。1980年,美國國會修改了《1961年外援法》,允許美國海外私人公司到中國開展業務。
1980年代后半期,國際政治局勢的動蕩。美國希望通過經濟交往和技術轉讓,促使中國向資本主義世界靠攏。這段時期,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相對寬松。美國先后放松了對華的貿易管制級別,并在多個領域,如工業技術、稅收、漁業、核能、電信技術等領域簽署了合作協議。但是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后,在美國冷戰思維的模式下,美國又將中國假設為未來的主要敵人。因此,中美經貿關系發展再次停滯。
1990年美國戰略重心轉移到中東,布什政府取消了對華的經濟制裁,中美經貿關系得以恢復了正常發展。到克林頓政府時期,中美政治經濟關系取得了快速發展。1998年克林頓訪華,確定了兩國“建設性戰略伙伴關系”,并開始了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的談判。1999年11月15日,中美正式簽署關于中國加入WTO的雙邊協議,為中國正式“入世”奠定基礎。2000年美國國會兩院通過了給予中國PNTR待遇,標志著美國對華貿易政策開始逐漸擺脫政治關系的制約。
中國加入WTO之后,中美貿易額不斷擴大。但是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的擴大導致了中美貿易的失衡,使得美國國內新貿易保護主義泛濫,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發生。尤其是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國出于保護本國經濟和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目的,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進一步開放市場,并且對中國的商品多次實施反傾銷、反補貼、337調查、設置各種非關稅壁壘等貿易保護措施,對中國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國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地位越來越重要,為了爭取中國在國際政治事務中的支持,美國也越來越重視與中國的合作與溝通,兩國在反恐、核安全等問題上的共同利益使得兩國近年來政治關系相對穩定。
編輯:楊嵐
關鍵詞:特朗普 希拉里 2016美國大選 2016美國大選 川普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