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拱衛京都的四大孔道,你知道幾個?
榆塞孔道——天下第一關
提起榆塞孔道,恐怕少有人知。不過它的別名“山海關”,卻是如雷貫耳。榆塞孔道位于燕山山脈南麓東端,與渤海為鄰,屬今河北省秦皇島市,它是通往東北大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經考古學者證實,北京到榆塞的“京榆路”早在20萬年前就被古人類開辟出來了,也就是說榆塞孔道的發現起碼不會少于20萬年。
毫無疑問,榆塞孔道的發現權屬于“北京人”,因為那時,“北京人”是生活在北京地區的唯一古人類。后來人們才明白,發現榆塞孔道的意義非凡:它使華北與東北兩大平原從此連成一片,關內外攜手發展,成為中華大地上一個經久不衰的主題。
明洪武十四年九月,大將軍徐達在今山海關置山海衛,并將榆關之“關”移到山海關。從此“天下第一關”的盛名冠蓋華夏。
1644年5月,明吳三桂引清兵,在山海關大敗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中國就此進入大清朝時代。
1933年1月1日,爆發了震驚中外的“榆關保衛戰”。日本關東軍深知欲消滅我東北義勇軍,必須首先截斷義勇軍與關內中國軍隊的聯絡,而這個聯絡要道便是榆關;而要進攻熱河,也同樣必須先奪取榆關。日軍派遣步兵3000多人,野炮、重炮40余門,飛機8架,鐵甲車3列,坦克20余輛,兵艦4艘,對榆關城猛攻。中國方面,駐守榆關者為東北軍五十七軍何柱國部,他向全軍發布《告士兵書》,喊出“以最后一滴血,為民族爭生存;以最后一滴血,為國家爭獨立,為軍人爭人格”的豪言。數千將士與敵軍展開了三天三夜的巷戰和肉搏戰,尸橫遍野。雖然最終榆關失守,但令日軍精銳部隊死傷慘重。
如今,穿越榆關的不再只是先祖們開辟的“京榆路”,一個現代化的交通體系炫耀著今人的智慧:大秦鐵路,津山鐵路,京秦高速,承秦高速,河北省沿海高速,102國道等,在這里穿梭如織。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盧龍塞孔道 榆塞孔道 虎北口孔道 軍都徑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