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疏堵兩難
百姓生活的四件大事:衣、食、住、行。出行直接關系著每個人的“幸福感”,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們在“行”這件事上的幸福指數并不高。痛點帶來需求,需求意味商機?;ヂ摼W為出行之痛的解決提供了“Plan B”,幫助解決人們的出行難題。
從顛覆打車到革命出行,在短短兩三年時間里,互聯網已經在整個出行領域帶來了一股巨大的沖擊波。打車、專車、租車、巴士、拼車、代駕、停車……4年之中,“互聯網+出行”已經被玩出了無數的新花樣,出行市場的一潭還停留在計劃經濟年代的死水,已經變得波瀾激蕩,無比精彩。
在“互聯網+”的加號后面,用車行業的改變也許不是走得最早最快的,但卻是最被街頭巷尾熟知與熱議的,可謂是驚心動魄。
不可否認,在這個迅速催熟的市場中,存在著泡沫、積蓄著風險。如果對網約車完全放任發展,僅用市場這只手去調控,有可能帶來諸多弊端;但如果轉而用 政策的手一把“掐死”,也未必就能把野草除根。堵,難,因為人們的用車習慣已被影響和改變,只要老百姓的剛需和痛點還在,那必然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 生;疏,更難,因為需要智慧和魄力,中國只有杭州出了馬云和阿里巴巴,并不僅僅是巧合。
一次次破與立、一次次游走于法律的邊緣,這也許就是“互聯網+”要摸索的必經之路。從被懷疑或一定程度的抵觸,到被消費者接納,再到被行業認可,最終在新的格局中實現各方利益和訴求的平衡。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