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
堅守藝術理想,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
邱運華(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我們提出了殷切希望,文藝工作者要與時代同頻共振,要走出方寸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民間文藝活動是人民群眾不可或缺的生活樣式,這也決定了民間文藝工作與人民密不可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敏銳地指出了文藝界存在的不良風氣。民間文藝要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發揮民間文藝在“美教化、厚人倫、移風俗”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出更多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的民間文藝作品。在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傳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時代精神時,不能僅僅依靠語言、文字,藝術是溝通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人民最直接的方式。今后,中國民協在實施優秀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各項工作中,要繼續發揮先覺、先行、先倡的引導作用,守護民族文化根脈。民間文藝是中華文化的根脈所在,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激發民間文藝的生命力,將更多的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社會財富。
尹力(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導演,中國影協副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從中華民族建立文化自信方面,強調了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優勢,可以說是高屋建瓴。具體到電影方面,我們的銀幕數量從三千多塊增長到四萬多塊,票房從9億元飆升到400多億元,十幾年的產業化改革讓電影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但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我們要走的路依然很長。長久以來,中國電影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問題,比如過度娛樂化、唯票房論、票房注水等等。在硬件上去的同時,我們在內容提供上能不能拿出無愧于藝術良知的作品,才是重中之重。在一個喧囂浮躁的商品社會中,我們要保持藝術的定力,要在為人們提供娛樂的同時,不忘靈魂的給養,這樣才能做到無愧于這個時代。
麥家(作家,浙江省作協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內容非常豐富厚重,可以從多角度進行學習和引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我的作品《解密》曾被17次退稿,其中不少人認為我落伍了,說現在是什么年代了,你還在寫英雄?他們嘲笑崇高、嘲笑英雄、嘲笑“高大上”的東西。很多人說,這是一個火熱的時代,是作家寫作的偉大時代,但我感覺,這也是一個欲望深重的時代,市場經濟讓很多人的內心被欲望吞噬,一不小心就墮落了,包括我自己。在這種背景和氛圍下,我們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真的感受良多,一些對文藝創作的真知灼見,確實需要我們深刻領會。這不是政治需要,而是一個文學家、藝術家創作偉大作品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偉大的文藝展現偉大的靈魂,偉大的文藝來自偉大的靈魂”。如果一個人格局太小、欲望太重,就不太可能寫出偉大的作品。寫作是多么孤獨、多么累人的事情,我們之所以寫作就是心懷夢想,希望寫出偉大的作品,用作品召喚人、改變人,首先完善自身,同時溫暖他人,讓生活充滿真善美。但是一個人難免有局限,尤其在今天,物欲誘惑,很容易走彎路或者迷路,所以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市場上有大量煢煢孑立、喃喃自語之作,反映社會的黑暗和丑惡,津津樂道,樂此不疲,對英雄、對崇高、對真理反而不好意思去寫。這是一種不良的風氣,這種風氣會影響我們寫出偉大的作品。我夢想寫出偉大的作品,習總書記的講話是向偉大致敬的,也是可以引領我向偉大致敬的。
王樹增(軍旅作家)
習近平總書記今天講話中有一句話可以當作我們的警醒句,“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這里面的核心詞是關于經典的問題。我們的夢想當然是寫經典,我們的崇拜就是一些經典。什么叫經典?經典就是容納了深刻流動的心靈世界和鮮活豐滿的本真生命,包含了歷史、文化、人性的內涵,即有思想的穿透力、審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創造力的作品。這是總書記對經典的定義,也是我們寫作的標桿。總書記在這里以經典為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不要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娛樂、無節操的垃圾來淹沒我們的生活,要抵制不分是非、顛倒黑白的錯誤傾向,自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實際上說的是我們作家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反映到我們的創作作品當中,你要想寫出經典,恐怕得先做一個經典的人。人品就是文品。
(光明日報記者饒翔、付小悅、郭超、魯博林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16年12月01日 04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文藝工作者 民間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