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聚焦畢業生“慢就業”:先鍛煉能力還是先豐富閱歷?
圖為招聘會現場人山人海的求職者。中新社發 付美斌 攝
原因——
為逃避現實?工作不理想、理性尋找發展方向占主流
“慢就業”不等于不就業,那么,畢業生選擇“慢就業”究竟為哪般?有觀點認為,其背后既有就業形勢和就業結構的影響,也有青年一代就業觀念的變化。
郭盛分析,“第一,現實的問題是,有些資質并不好的大學學校里面出來的學生沒有找到好工作的,導致他延遲了。第二,就是有些人意向去留學、實習或嘗試新的東西,發展興趣愛好。”
去年發布的《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曾對2014屆應屆畢業生做了調查,調查顯示,畢業生選擇“慢就業”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有57.7%的受訪者選擇;其次是受訪者希望能夠 “理性尋找發展方向,不愿意在沒有找到方向前被具體工作束縛”;再次是“準備自己創業”。“要考研”、“想做自由職業者”等理由也位居前列。
顯然,“慢就業”現象突出還與當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密切相關。薪資問題,不再是許多大學生就業的決定性要素,渴望被尊重,工作是否理想,他們更為看重。
日前,智聯招聘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當前大學生群體理想雇主的構成要素中,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尊重員工”、“良好的收入前景”、“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則”、“完善的福利待遇”、“吸引人的企業文化”、“與員工貢獻匹配的薪酬回報”。值得關注的是,“尊重員工”要素超越了“良好的收入前景”。
編輯:梁霄
關鍵詞:慢就業 畢業生 大學生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