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郝立新:以文化人 立德立心
化人:注重文化建設的方法論自覺
2016年6月28日,新疆克拉瑪依?!昂诵膬r值觀百場講壇”第42場活動正在進行。講臺上,郝立新以“走出誠信的危機”為題,對誠信的理念與實踐進行解讀,提出了培育和踐行誠信價值觀的現實路徑。
時間回到2005年,郝立新掛職云南省教育廳。三年任期結束后,懷著對教學研究工作的眷戀和不舍,他踏上返京列車,重返學校教書育人。
彼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踐正如火如荼。郝立新發現,文化同其他社會現象一樣,具有一定價值屬性——既表現在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內容,也表現在一定價值目標對文化的引領作用上。正因如此,必須明確并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的價值取向,把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作為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郝立新提出,要從文化視角來看待價值觀,在深入掌握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文化文明和世界文化文明的前提下,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文化觀,抓住核心價值觀的特點,深化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闡明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立足當代中國闡發核心價值觀的本質。
如何引領當代青年大學生科學認識當代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增強文化自信?他強調,文化自覺首先是方法論的自覺,要從文化的實踐基礎、文化的核心內容以及文化的表現形態或表現形式三個維度理解把握文化。
精神強,則國家強。郝立新堅持,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弄清時代問題:認清“新三態”,即經濟新常態、政治新生態、文化新樣態;看到“全球三大共識”,即生態危機、放任資本主義的后果、經濟全球化引發的社會危機。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確立文化自覺觀念正逐步成為國人的共識?!耙话銇碚f,哲學是文化的核心和基礎部分,哲學的發展對于文化建設乃至整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進程中,郝立新提出,文化的自覺要先做到哲學的自覺——哲學的自覺是文化自覺的前提,進而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條件。
施教:“捧著一顆心來”,讓思政課“可信更可愛”
自2013年由哲學院調至馬克思主義學院并出任院長,做好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被郝立新時刻裝進了心里。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八枷胝卫碚撜n教學必須考慮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必須考慮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維度與理論維度?!痹趯W院教師集體備課會上,他如是強調。
在郝立新看來,“要做馬克思主義的‘傳燈使者’,照亮青年學子前行的路。”而欲傳道者,須先明道、信道。教師須在首先保證講授理論科學、正確、完備的基礎上,把理論講出底氣、講出力量。
更為重要的是,奮戰在培養合格人才的教學基地和引領社會進步的思想陣地上,教師“更要‘捧著一顆心來’,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活起來’,既可信,更可愛?!焙铝⑿轮鲝?,要把歷史故事、生活案例、模范事跡等有機地融入課堂教學,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扣好人生的第一?!翱圩印?。
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集系統講授、專題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于一體,研究型和互動型教學模式“兩翼”齊飛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業已成熟,一大批校內外名家名師全參與、課內課外全覆蓋、線上線下全互動的立體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就此鋪開。
去年,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獲得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計劃認證。目前,中心已明確了目標平臺、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建設方案。
姓馬容易,信馬不易。談起恩師,郝立新始終以學高身正的陳先達先生為仿效思齊的榜樣:“課堂上他教書育人、春風化雨,生活中他勤于思考、寬容溫潤,以堅韌和執著傳遞著不渝的信仰,用智慧與情感鐫刻著思想的年輪?!?/p>
2016年10月,馬克思主義學院迎來建院20周年慶典。郝立新感慨,“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光榮艱巨,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使命神圣?!被赝麃頃r路,他深深感到:“研究哲學要耐得住寂寞。只要與時代同行、與生活為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和魅力就會永駐?!?/p>
在通向真理的道路上,郝立新正和他的同道們一起,迎著民族復興的曙光,奮力前行。
專家名片
郝立新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哲學專業)副主任,中央“馬工程”重點教材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記者 張勝)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郝立新 文化人 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