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阿膠價格暴漲一斤5000元 中國“滿世界找驢”
2000-2015年國內驢皮價格變化
新“圈地運動”開始
徐志奎抓住這個商機,擴大了自己的養殖規模。2014年,他甚至在去迪拜度假的時候也不忘考察當地的驢種。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當地的毛驢都皮薄骨架小,沒法跟本地驢相比。他干脆跟山東、內蒙古和河北的養殖戶進行合作,包圓了他們的驢苗和出欄收購。到了今年,存欄量大約有一萬頭。“就我所知的個人養殖中,應該還沒有超過我的。”他說。
阿膠企業也意識到了存欄的重要性, 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養殖基地。據了解,目前,東阿阿膠發展規模化養殖場230家,存欄10萬頭;福牌阿膠將投資7億元,在呼倫貝爾、呼和浩特、赤峰等城市建設10個毛驢養殖基地;同仁堂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要建立自己的毛驢養殖基地。在今年的驢業高峰論壇上,參會的研究人員已經有100多人。
“只有毛驢存欄量上升了,才能有阿膠生產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秦玉峰在去年的采訪中說。作為兩會代表,他還在山東兩會召開期間,專門提出了擴大養殖的議案。
然而對于散落在農村的個體養殖戶來講,想要依靠“風口上的驢”來致富,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民上了樓,讓更多的毛驢失去了生活的場地。從濟南開往郊區的驢場途中,徐志奎給北青報記者指點,路邊一個村子本來有四五頭驢,因為農民都上了樓,沒法飼養,只好全部賣給了他。
隨著毛驢的價格上漲,想養驢的農戶越來越多,但大多是小打小鬧,難以成氣候。
“在自家院子養沒問題,想再擴大養殖規模就不行了,辦不下來證件。”李家榮告訴北青報記者,就算不占用基本農田,想要自己搞點養殖也不是容易事。隔壁村一家農戶,自己墊了一個池子養鴨子,但還是被村委會填平了。他本來早與女兒分了家,但現在又住在了同一屋檐下,騰出一個院子用來做養驢的場所。
“就是想要政策支持。”李家榮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一次,他一共挑了22頭驢,掏出身上所有的卡,才湊夠這筆錢。
“一頭凈利潤也就一兩千,養驢的周轉周期太長了。”徐志奎說。
但李家榮不這么想,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在談論養驢,就好像這將是一座未掘的寶藏。
編輯:秦云
關鍵詞:阿膠價格 阿膠 驢皮 一斤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