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發布
六、 中國參與地區非傳統安全合作
(一)救災合作。2015年以來,中國繼續積極參與和推動亞太救災交流合作,主辦第八屆上合組織成員國緊急救災部門領導人會議、中日韓第三屆災害管理桌面推演,與馬來西亞聯合主辦東盟地區論壇第四次救災演習,參加第三屆世界減災大會、亞洲減災部長級對話會、上合組織成員國緊急救災部門國際演練、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災害管理高官論壇、聯合國國際搜索與救援咨詢團亞太地震應急演練等國際會議和活動。
2015年1月、7月和2016年5月,馬來西亞、緬甸、斯里蘭卡遭遇特大洪澇災害,中國第一時間向三國提供緊急救災物資。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強震后,中國多支救援隊、醫療防疫隊和運輸分隊赴尼泊爾開展災后援助工作,并向尼泊爾軍方提供野戰機動醫院。
中國政府將在災害管理領域與各方進一步完善官員互訪、信息共享、人員培訓、技術交流、模擬演練、科研合作、物資儲備、緊急救援等機制,加強亞太區域多邊和雙邊救災務實合作,共同提升地區減災救災能力。
(二)反恐合作。2015年以來,中國先后與周邊多個國家開展打擊涉恐偷渡犯罪合作,成功抓獲了一批在本地區活動猖獗的涉恐嫌犯和“蛇頭”,重挫了“東伊運”等恐怖組織非法偷渡網絡,有效抵制和防范了“東伊運”等恐怖組織對本地區的滲透。
中國分別同美國、俄羅斯、加拿大、英國、印度、巴基斯坦、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國舉行雙邊反恐磋商,并成功主辦東盟地區論壇第13屆反恐與打擊跨國犯罪會間會,推動在打擊互聯網暴力恐怖音(視)頻和恐怖分子跨境活動等方面加強合作。同時,中國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反恐工作組、“全球反恐論壇”,并與東盟共同舉辦打擊跨國犯罪部長級會議,就反恐合作加強交流。
阿富汗、中國、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建立了“阿中巴塔”四國軍隊反恐合作協調機制,旨在就反恐形勢研判、線索核查、情報共享、反恐能力建設、反恐聯合訓練、人員培訓方面開展協調并提供相互支持。
(三)打擊跨國犯罪合作。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打擊跨國犯罪,致力于全面、切實履行《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中國已與70個國家締結司法協助、引渡等條約共123項,積極與美國、加拿大等國建立雙邊司法和執法合作機制,為與有關國家共同打擊各類跨國犯罪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和有效的機制平臺。
中國積極參與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國際合作,與聯合國及其他國際和區域組織保持良好合作,深入推進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并與東南亞有關國家多次開展打擊跨國犯罪聯合行動,有效打擊了拐賣人口、電信詐騙、經濟犯罪、毒品犯罪等本地區突出的犯罪。2015年10月,中國舉辦“安全促發展”中國-東盟執法安全合作部長級對話暨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部長級會議。在第二屆湄公河“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中,中國、老撾、緬甸、泰國密切合作,抓獲犯罪嫌疑人萬余人,破獲毒品案件約9000起,繳獲大量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
中國愿意與有關各國加強司法和執法合作,共同打擊跨國犯罪,同時希望各國進一步提升國際合作的政治意愿,努力克服法律制度的差異,積極推進在《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框架下的合作,包括以公約為法律基礎進行引渡合作,提供廣泛的司法協助,并就犯罪所得的返還和分享積極開展合作。中國鼓勵相關各國談判締結雙邊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推動打擊跨國犯罪國際合作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四)網絡安全。當前,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要性進一步前移。亞太國家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問題,不斷加大對網絡安全的投入,積極開展對話和區域合作。中國是網絡安全的堅定維護者,支持并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加強網絡安全的努力。中國主張網絡空間應用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國際和平與穩定和人類福祉,倡導各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互聯網國際治理體系,認為當務之急是在聯合國框架下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絡空間國際行為準則。
2015年以來,中國繼續積極推動并深入參與聯合國框架下網絡安全進程。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國共同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信息安全國際行為準則”更新案文。中國深入參與并推動聯合國信息安全政府專家組達成最后報告,確認《聯合國憲章》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不使用武力等原則適用網絡空間,為推動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制定作出貢獻。中國以建設性態度參加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信息社會世界峰會高級別會議。
中國不斷加強與地區國家雙邊網絡對話與務實合作。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信息安全合作協定并舉行新一輪網絡安全磋商,舉行中日韓、中韓、中歐等網絡對話,與美舉行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高級別聯合對話等會議。
中國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東盟地區論壇以及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區域機制,推動地區網絡安全合作平衡包容發展。積極參與金磚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組及上合組織信息安全專家組,推動亞非法協設立“網絡空間國際法”工作組,成功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重要會議。
(五)海上安全合作。2015年是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年,海洋合作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領域,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海上安全、科研環保等領域開展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動。中國與泰國共同實施安達曼海科學考察,成功舉行中泰海洋領域合作聯委會第四次會議。與馬來西亞簽署《關于建立中馬聯合海洋研究中心的諒解備忘錄》。中國與印尼海洋與氣候中心和聯合海洋觀測站建設工作有序開展。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東南亞國家海洋科研與環保合作論壇。
中國積極參與和推動海上安全對話合作。2015年以來,舉辦亞太海事局長會議、北太平洋地區海岸警備執法機構論壇“執法協作2015”多任務演練、亞太航標管理人員培訓班、亞太地區大規模海上人命救助(MRO)培訓及桌面演習等項目。中國繼續與澳大利亞、馬來西亞配合,推進馬航MH370客機搜尋工作,并提供2000萬澳元用于后續搜救。積極支持《亞洲地區反海盜及武裝劫船合作協定》(ReCAAP)“信息分享中心”能力建設和發展,向“中心”派駐中國海警職員。2016年6月,應越南請求,中國出動艦艇及飛機協助搜救越方失事飛機和機組成員。2008年12月至2016年1月,前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共完成909批6112艘中外船舶的護航任務。
(六)防擴散與裁軍合作。中國一貫積極支持和參與國際軍控、裁軍與防擴散努力,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中國積極推動全面落實《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歷次審議大會成果,建設性參加了《條約》第九次審議大會及五核國履行《條約》會議。中國愿與各方一道,為全面、平衡推進《條約》確立的核不擴散、核裁軍、和平利用核能三大支柱作出不懈努力。
中國認為,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對促進本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始終堅定支持東盟國家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的努力,支持《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早日簽署并生效。中國與東盟已解決所有議定書遺留問題,中國愿早日簽署議定書。中國將繼續以建設性姿態參與東盟和五核國磋商進程,推動東盟和其他四核國協商解決分歧,為議定書早日簽署和生效作出努力。
中國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包括化學武器在內的一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對任何人發展、保留或使用化學武器,支持《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宗旨、目標和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工作,全面、忠實履行公約的各項義務。中國高度重視并支持在公約框架下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2015年,中國與禁化武組織聯合舉辦亞洲地區第13屆國家履約機構會議、化武援助與防護高級培訓班,與聯合國安理會1540委員會合辦“亞太地區防擴散國家聯絡點培訓班”。派代表出席亞太地區高級別防擴散對話會、東盟地區論壇防擴散會間會等活動。
結束語
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在此過程中,中國將為亞太地區帶來更多的合作機遇和發展紅利。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堅持親、誠、惠、容的理念,始終致力于維護和促進亞太的繁榮穩定。中國愿同地區國家一道,堅持合作共贏,扎實推進亞太安全對話合作,促進新型國際關系建設,共同開創亞太地區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中國 亞太安全合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