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雙城PK” 武漢鄭州誰將成為中部王者之城?
當下武漢上百億的高新技術制造業,達到了13個,兩百億以上的,也有7個,而南昌的百億高技術產業,幾乎是一片空白,武漢近年崛起了眾多的千億產業,尤其是制造業規模已成,大器漸顯,未來需要惠及南昌等其他“中四角”城市,讓它們從東向發展,改為東西兼顧,也就可以為其他三省的城市發展提供動力,把它們變為武漢的腹地,擴大武漢的戰略空間。
提升在全國的交通地位,補齊空港交通短板
從本質上說,交通的便捷是高效率和低成本。
武漢的鐵路交通已經獨步全國,進步巨大,無需多言。水路交通,尚未達最佳狀態。但是,最大的短板,是空港交通。
空港交通意味著什么?高端人才的流動與高端政治、商業與社會要素的流動性與吸引力。特別是對于武漢與全國、全球的資源與信息流動方面,至關重要。
根據民行總局數據統計,按照旅客吞吐量計算,2015年中國十大機場排名分別是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昆明長水機場、西安咸陽機場、重慶江北機場和杭州蕭山機場。有東部,也有西部。武漢作為中國大陸中心,竟然未入前十之列,甚至昆明、廈門、南京都城市都勝過武漢。
而從總量來說,北京首都機場2015年的吞吐量,為8994萬人。武漢為1894萬人,武漢僅為北京的五分之一。而成都達到了4200萬人,重慶為3239萬人。對于國家而言,中部腹地的重要性勝過西南,而中部之中的武漢,機場重要性遠遠落后于成渝。
在新的規劃中,武漢通同鄭州、南昌、合肥、太原等一道,被列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機場建設定位為區域樞紐。但是,未來能夠提升多大幅度,直接決定武漢能否真正晉升國內機場樞紐,先不要說國際空港了,落實國內樞紐再說。
編輯:梁霄
關鍵詞:武漢 鄭州 中部 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