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重點生態區"產業再造"煩惱:基層擔心考核"吃虧"
基層干部考核顧慮難打消
基層干部坦言,嚴格產業準入,實現綠色發展,是重點生態功能區轉型的必然選擇和方向。但不少人也有擔憂:目前針對生態功能區考核差異化不夠,一些地方的工業經濟指標等與開發區域還在同臺“比武”。擔心負面清單實施后,在考核上“吃虧”。
“從內心來講,我們愿意把主要精力和資源投入到綠色、環保的產業上來,將一些高耗能、技術落后的產業逐步淘汰。”在實施產業限制準入政策時,一些基層干部心里也犯難,“但從現階段來看,禁、限產業也在貢獻著財稅收入,吸納了不少就業人口。如果關停并轉,工業產值、財稅萎縮,考核上過不了關,地方干部也不好向上面交代。”
基層干部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坦言,作為生態功能區域,雖然近年來上級考核評價體系也在調整,但GDP、財政收入、工業增加值等指標權重仍然很重,而且對總量和增幅都有考核,“一些干部面對污染、耗能產業時,口頭上說要調整結構,甚至關停并轉,但心里又認為不能關,真的很矛盾。”
采訪時,基層干部向本刊記者呼吁,實施產業準入負面清單要和調整考核“指揮棒”直接掛鉤,這樣才能打消基層顧慮,堅定地方政府向綠色產業轉型的信心。
“考核評價‘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而是要實現‘分場比賽’:開發區域與開發區域比,生態功能區與生態功能區比,并配套不同的考核評價標準。”云南省綏江縣縣長馬康鳳認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考核權重,應向生態環保、綠色產業發展、扶貧開發成效等傾斜,做到科學考核、合理考核。
編輯:梁霄
關鍵詞:重點 生態區 產業 基層 考核